大須觀音的新年

大須觀音位于愛知縣名古屋市中區的大須。本尊是圣觀音。寺號的名字則叫“北野山真福寺寶生院”,宗教法人的稱號是“寶生院”,但一般以大須觀音的名字著稱。這是日本三大觀音之一的觀音靈場。

大須觀音

元弘3年(1333年),僧人能信創建的真福寺是該寺的前身。能信上人,字凈水,姓櫻井,在東大應4年(1291年)在勢州鈴鹿郡關的鄉井后(現為龜山市井尻町附近)出生。正和元年(1312年)。元弘元年,元德3年(1331年),后醍醐天皇皈依能信。元弘3年(1333年),他拜后醍醐天皇拜北野天滿宮別當職,建立了真福寺。正平10年10月25日(1355年11月29日)圓寂。

一大早

一早來到大須觀云寺。等待進入大殿中進行祈福。人們排在大殿外的臺階上,有序地進入殿內。

新年

成群結隊的鴿子圍繞著寺廟盤旋飛翔,祝福新年的到來。

天皇

元亨4年(1324年)后醍醐天皇在大須鄉(現岐阜縣羽島市桑原町大須)建造北野天滿宮。大須觀音作為北野天滿宮的別當寺,建于現岐阜縣羽島市桑原町大須附近,1612年,在修建名古屋城的時候,被移建到現在的地方。成為了當地地名由來的大須寺廟,每年舉辦各種各樣的祭祀活動,香客絡繹不絕。


圖片發自簡書App

香客沿著殿外的臺階向上緩步進入殿內,抬頭就能看見很大的紅色燈籠,上面寫著大大的“觀世音”字樣。


紅色燈籠

進入主殿,就是觀音神像,人們依次在觀音神像前雙手合十,默默祈禱,祈求祝福。殿內的物品可以接受現金換購,每個人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祈福物品。

香爐

從正殿出來有一處香爐,人們會在香爐前駐足片刻,用手輕輕扇動香爐生出的香煙,用鼻子呼吸一點香氣,讓自己健康幸福。

幸福

明治25年(1892年)3月21日,由于從寶生座后門的起火,正殿、五重塔和仁王門被燒毀。同年4月,為了重建在大須大火中燒毀的正殿、五重塔、仁王門,還出版了一本名為“再建附金本”的賬簿。帳本的內容上為了重建繪有本堂、五重塔、仁王門的建地割圖(設計圖),里面寫有五層有關本堂、五重塔、仁王門的重建內容。正殿和仁王門經過重建,但五重塔沒有被重建。接著昭和20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名古屋大空襲被燒毀。在戰后的昭和24年(1949年),立了假本堂和仁王門,人們對大須觀音堂重建充滿了期待。但是,由于資金困難,重建工作大幅遲緩。昭和45年(1970年),再以鋼筋混凝土重建,直至現在。另外,當初的重建計劃中,回廊和五重塔也在重建計劃之中,但用作建設資金的凈資產卻難以匯集,因此建設被中斷。之后,五重塔等的重建一直處于原地踏步狀態。

祈福

如今的大須觀音已經成了大須的象征,迎接著四面八方的來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