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和我一樣不愛霓虹,不愛滿街的斑馬線。
卻一心想要扎在墨爾本的陽光里,將生活寫成一首詩。
在陰雨霏霏時(shí),在春暖花開時(shí)。
墨爾本人總有辦法,把生活過的浪漫有趣,把愛情過成詩。
如果路過Upfield Bike
Path,
你會(huì)發(fā)現(xiàn),
從Brunswick一路向北,
沿著Upfield BikePath,
一直延伸到Fawkner公墓,
自行車路中間的白線上,
寫了一段又一段的“小情話”。
一條10公里的小路,
寫滿了兩個(gè)人的蜜語情話。
“我曾夢(mèng)想和你一起擁有詩和遠(yuǎn)方,”
“而現(xiàn)在它就在我們腳下。”
這份長達(dá)10公里的浪漫情詩,是墨爾本藝術(shù)家?Malcolm Angelucci 和 Majella Thomas 送給彼此的禮物。
二人借鑒了十七世紀(jì)日本詩人松尾芭蕉所著的一本詩集「The Narrow Road to theDeep North」《奧之細(xì)道》。
并于2018年11月開始,經(jīng)歷一個(gè)多月的時(shí)間,將這條10公里長的路寫滿一行行小詩。
記錄了兩個(gè)人的天馬行空、輕聲言語。
眼前所見,皆可成詩。
你步履匆匆的簡單路過,
卻成為了他們的靈感。
簡單的三四個(gè)單詞,
就勾勒出了墨爾本的浪漫。
就連人人頭痛的晚高峰的交通擁堵,
也被兩人寫入詩中:
“In the evening,?
the herd migrates back to the north,?
and it is hard to slow their momentum:?
a carnage hidden at every crossroad …?
I step aside to admire this wave.”
“傍晚,
成群的車隊(duì)回到北方,
很難減緩他們的勢(shì)頭:
每一個(gè)十字路口都隱藏著他們的廝殺,
而我站在路旁,
欣賞著這暗潮洶涌的浪潮。”
所以啊。
浪漫的人眼里,
處處都是美景。
路的盡頭,是一片墓地。
這是路的終點(diǎn),人生的終點(diǎn),
卻也是新開始、新生命的延續(xù)。
所以也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
“He is happy, he says,
because the older he gets,
the slower he walks
?[and] the further he stays
from the cemetery at the end of the road.”
“他說,他很開心。
因?yàn)樗挲g越大,
他走的就越慢。
到墓地的距離,
就越來越遠(yuǎn)。”
人生沒有停留,路總會(huì)有盡頭,
但是如果能在生命中留下一首詩,
便不負(fù)此生。
我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gè)會(huì)先到來,
但是把路上的風(fēng)景都寫成詩,
就不害怕那終會(huì)到來的黑暗。
10公里的路,一共寫了439首短短的小詩。
可我想對(duì)你說的話,卻不止這些。
墨爾本的詩情畫意,更不止這10000米。
還有好多、好多。
等等、等等。
這些,將墨爾本變成了一座有溫度的城市。
他們說墨爾本的氣溫,根本達(dá)到不了宜居城市的標(biāo)準(zhǔn)。
可宜居城市,
又怎么是溫度來決定的?
那些生活中縈繞的溫暖,
那些細(xì)節(jié)之中體現(xiàn)的情懷,
才構(gòu)成了墨爾本這座詩情畫意的城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致我喜愛的墨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