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網上一句話很火: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這個世界上愿意無私為我們負重前行,不怕吃苦受累,流血流汗也不會放棄的,大概只有父母。
在古代,父母并不僅僅指生養我們的人,君王也常常自稱是百姓的父母。
那么有沒有哪個皇帝真的像父親一樣,為了讓百姓,自己受了委屈都打落牙齒往肚里咽呢?
還真的有,他就是文景之治的開創者——漢文帝劉恒。
皇宮里的“鳳凰男”
劉恒是劉邦第四個兒子,他算是姥姥不疼,舅舅不愛,最不受關注的兒子。
劉恒既沒有像戚夫人這么受寵的母親,也沒有呂雉這種有手段的母親。
他的母親薄姬不過是個戰俘,既沒有家世,也沒有權勢。
劉恒在稱帝之前真的是個完全沒有存在感的代王,呂雉這么專橫,殺了劉邦多少兒子?
劉恒還能安然無恙地在代國躲到呂后去世,隱忍之外,一定也吃了不少苦。
這個從代國來的“鳳凰男”住進了皇宮,當了皇帝卻沒有一點點的驕奢。
穿著草鞋上朝,身上打補丁的龍袍,禮服一年年穿,不穿到破是不會做新的。
他的皇后竇氏平民出身,經常紡紗養蠶,衣服也很簡樸。
最得寵的愛妃慎夫人就算和皇后并列而坐,漢文帝也不舍得責備她。
根據古代禮節,后妃是不可以和皇后并列而坐的,即使慎夫人犯這種目中無人的錯誤漢文帝都可以容忍。
可慎夫人永遠不會犯一個錯誤,那就是花錢。
她不會為了美美美,而買買買。
照理來說她作為后宮里最得寵的妃子,打扮打扮,穿金戴銀,就是說破天也不能算大錯誤。
但是她不敢,她連一條長裙都不敢穿,整天穿著露腳的裙子。
原因很簡單,露腳的裙子用的布少,節約。
節約在漢文帝的后宮有多重要?
是最重要的,如果慎夫人今天敢問漢文帝要錢買買買,明天漢文帝就有可能把她打入冷宮。
慎夫人很清楚這一點,所以她永遠不會去觸犯漢文帝這一條底線。
漢文帝自己想造個大露臺,真的就是個露臺,不是一座宮殿,也不是商紂王的摘星樓。
就是造個大點的陽臺,可以登登高、望望遠,漢文帝好容易有了個小愿望。
第一件事就是找了一批工匠問問,這要多少錢?
工匠一通計算告訴他,一百金。
相信看過漢代電視劇的人都會有印象,一百金不就是皇帝隨便賞賞人的嗎?
當時一百金應該差不多相當于十戶中產階級所有家產。
皇帝要造一個大陽臺,花十戶人家的家產等值的錢,真的不能算多。
但是在“鳳凰男”漢文帝眼里,簡直就是天文數字了。
漢文帝像個在商場里扯出標簽看得嚇一跳的人一樣,擺擺手,放棄了他的心愿。
他沒錢嗎?不是的。沒人聽他的話嗎?也不是的。
就算漢文帝直接把這件事放在朝堂上議一議,相信反對他的大臣也不會太多。
為什么他要受這種委屈?就因為他是一國之君,他要對自己的百姓負責。
今天他造了一個露臺,明天諸侯王就會造一個差不多的露臺,后天大臣就會造個府邸。
這錢不都是從百姓的腰包里掏嗎?所以漢文帝只有放棄了他小小的心愿。
可以不聽我的話,可以罵我,只要有道理
皇帝并不是想殺誰就殺誰,想把誰關起來就可以把誰關起來的。
漢文帝有一天出門,在過橋的時候,拉車的馬突然蹬蹄子,差點沒把漢文帝從車里顛出去。
侍衛一查原來有個人在漢文帝過的這座橋下走,皇帝出行本來應該所有人都回避。
這個人不但過了橋,還嚇到了皇帝的馬,漢文帝就把這個人交給司法部門處理。
司法部門根據法律給出的處理意見是:罰錢。
漢文帝一聽就火了,我都差點從車里顛出來,要是有個歹心,我不就要在橋上交代了嗎?
皇帝的馬驚擾一下就只是罰錢嗎?
雖然我節約,并不代表沒見過錢,不能這么拿皇帝的尊嚴開玩笑。
大臣就回答他:按法律就是應該罰錢,您說特事特辦就不按法律了?那您自己去取消它或者修改它,修改好了我在判。
您顛了顛,為了面子連信用都不要了嗎?
漢文帝一聽還挺有道理居然就真的不再追究了。
漢文帝時匈奴氣焰漸漸大了起來,雙方在邊界陳兵對峙。
這時候漢文帝心想要是有個像廉頗、李牧一樣的猛將該多好啊?
手下大臣馮唐直接站出來說:“算了吧,有這樣的猛將你也不會用。“
這赤裸裸看不起的語氣氣得漢文帝站起來就走了,冷靜十秒之后把馮唐叫過來對他說:“你以后訓我能不能偷偷地訓?在朝堂上我也是要面子的。“
雖然漢文帝這會兒有小情緒了,但他還繼續問馮唐,“你為什么說我不會用像廉頗這樣的將領呢?”
“因為你不夠信任將領,將領在軍中沒有支配權,犒勞士兵都是需要先跟您申請,你覺得將領管得好部下嗎?”
漢文帝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完全忘記了剛剛馮唐懟他的話。
漢文帝的個性確實有隱忍的一面,但是在他當了皇帝以后,他不需要再忍受別人了。
可他依舊忍氣吞聲地受委屈,無非就是希望百姓能夠少受委屈,休養生息,從戰火中解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