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久都沒這樣追過國產劇了。
《白夜追兇》。
Sir追了15集,一集沒舍得快進。
它一開場,就足夠驚艷;播出接近半程,豆瓣評分牢牢守住了9.0(評價人數超過三萬)。
觀眾夸得最多的,是一個演員——
潘粵明。
大家好像第一次發現了他演技炸裂。
一人分飾兩角:成熟穩重的哥哥關宏峰;外向痞氣的弟弟關宏宇。
還有更復雜的——
假扮成弟弟的哥哥。
面對前來報復的兇手,關宏峰故意迷惑對方:“你是說他嗎?你搞錯了,我才是弟弟,你殺了他,我就能永遠取代他了。”
前一秒還沉靜自若,下一秒就假裝自己是關宏宇挑眉壞笑。
假扮成哥哥的弟弟。
因為關宏峰有黑暗恐懼癥,只能由關宏宇代他外出辦案。
弟弟是半吊子警察,要時刻謹防穿幫;因為有顆不安分的心,他還得故作深沉來掩飾。
于是大家都在說,憑這部戲,“潘粵明終于要翻身了”。
翻身?或許是。
在更迭異常頻繁的娛樂圈,人氣,哪天說不紅就不紅了,人設,說崩就崩的。
外在的東西,太難去控制了。
但在演戲這件事上,潘粵明沒翻身——
因為,他從來就沒翻過去。
要說曾經的他,確實是和現在不太一樣。
紅,而且紅得一帆風順。
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影視制作專業,不是專門學表演出身的學院派,靠著小鮮肉的一張淳樸青春臉,2001年出道第一部電影《非常夏日》,還拿下了第七屆大學生電影節最佳新人獎。
第二年,和袁泉主演《藍色愛情》,獲得第二十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和年度百花獎最佳男主角提名。(那時金雞獎分量還是很重的)
第三年,《情不自禁》,獲得第九屆大學生電影節首屆電視電影獲最佳男演員獎。
潘粵明扮演了臥底警察小白,表面玩世不恭,實際上專情又認真。
這部電影是當時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收視率最高的電視電影,反復播放,在2003年時,觀影人群就超過一億。
放到現在,那也是“國民小生”一枚。
又過一年,他和趙薇搭檔,拍攝了民國大戲《京華煙云》,飾演十分搶眼的一個角色,叛逆三少爺曾蓀亞。
播出20集后,《京華煙云》在 11個大城市中奪得5個城市劇集收視率冠軍。
那時趙薇在記者發布會上都說:潘粵明肯定會更紅。
不過后來發生的事大家都知道。
離婚風波鬧了一地雞毛和狗血。
對于潘粵明來說,無疑是一場身心俱疲的消耗。
以至于后來很長一段時間,我們不記得他演了什么角色。
等到他再次被記住,我們幾乎認不出那是潘粵明了。
2015年的《唐人街探案》。
看完電影之后很多人在問:潘粵明在哪兒。還有人說:潘粵明演過這片?
演過,他只用五分鐘,就讓你忘不掉一個角色。
邋遢,臉黑,頭發油成了條。
殺人之后抬頭那一眼,恐怖又變態。
在醫院,面對警察質問,他向養女袒露心聲。
帶一點苦笑和決絕,“我不后悔這么做”。
我不后悔為你殺人,因為我愛你。
絕望隱忍中飽含深情。
說完之后,他如釋重負,笑了,迅速扭頭跳樓自殺。
網友說看完他的表演,對這個變態恨不起來。
剛出道的時候,潘粵明謹記霍建起導演的話:你不能太胖,太胖就演不了戲了。
對只靠臉來吃飯的演員來說,這話的確在理,但潘粵明不單靠臉,他一直都有演技。
這不,他胖了,《白夜追兇》來了。
《白夜追兇》英文名是“Hard-boiled egg”,直接翻譯過來是“被煮得過硬的雞蛋”,比喻被生活折磨過久的人。
潘粵明演出了那種關宏峰心里有事,被歲月打磨出來的滄桑感。
可是在Sir看來,盡管外表糙漢了不少,潘粵明內心沒改變多少。
十年前《鳳凰非常道》主持人何東很準確地評價他:地道的北京小爺。
爸爸是廣東人,媽媽是北京人,他在北京長大。
北京小爺有以下特點。
混不吝,坦蕩蕩。
離婚之后,董潔關閉了微博評論,棄用微博,直到今年才重新開通。
潘粵明從始至終都沒關過評論,也沒有刪過微博,關于他和董潔的點滴依舊在,他的生活狀態也一直有更新。
第一條微博因為董潔而發,至今仍在。(女方已經刪掉了)
北京爺們還有一特質,貧。
當初因為《京華煙云》上節目,主持人讓他用曾蓀亞的語氣給大家問好。
潘粵明立馬入戲,咧著嘴嚷嚷:你們好??!還活著呢?
地道的北京味,都不用演。
拍攝《情不自禁》,對面扮演黑老大的鄭強總是說錯臺詞,正式拍攝中,又把“你打算怎么教訓她呀”說成“你打算怎么教育她呀”。
當時片場導演和其他演員都沒注意。
潘粵明表情嚴肅,極為認真地接茬:“我準備讓她先上小學”。
所有人都哈哈哈哈,導演方剛亮覺得他起到了調節氣氛的作用。
他現在還是這樣。
上《跨界歌王》,他又在微博中自嘲:“唱歌的時候,想象自己是一顆洋蔥,雖然被現實層層剝離,但越到后來越情感豐富、越到后來越辛辣刺激!好聽壞聽不重要!我就不信,唱不哭別人還唱不哭自己嗎?”
活脫脫一個成功的“段子手”。
按理說,照這個人設包裝,肯定吸粉不少。但他的貧,是真實和隨意。
如果非要說人設,那潘粵明的人設是演員,他的心思基本都在琢磨戲上。
之前拍《愛情鑰匙》,有一段他和劉捷在大街上吵架的戲。
導演黃軍在拍攝現場很頭疼。吵完架之后不能兩個人就這么走了吧?總得有個點睛的細節來收尾。
潘粵明琢磨了一下,加上了這個“咣當撞上電線桿”的表演。
這次拍《白夜追兇》,他看完劇本之后同樣自己思考,覺得應該給關宏宇設置一個下意識的生活小細節來和關宏峰區別開來。
潘粵明最后的設計是扭脖子,認為關宏峰“畢竟是當過武警、軍人出身嘛,脖子、頸椎可能不好?!?/p>
在第一個案件中,外賣員兇手找上門,哥哥說:“你說他嗎?我才是弟弟。”這段加戲也是潘粵明現場的發揮。
最近的明星,好像在排著隊似的人設崩塌。
靠“老干部”人設走紅的靳東,被批評演什么都一個樣。為了往人設靠攏,羅織錯漏百出的字句,結果反而露了馬腳。
靠人設圈粉的段子歌手薛之謙,最近就更不用提了。
但說到人設這回事,潘粵明難道沒崩過?
可能還崩的更慘。
曾經是“玉面小生”,現在提起他,總免不了“發?!薄盎樽儭边@些字眼。
沒辦法,愛美之心、八卦之心,本來就是人之常情。
潘粵明也不能說毫不在意,但他好在不過分糾結。
有次他演了個叫《多少愛,可以重來》的劇,記者挨個采訪演員,你覺得能不能重來。
唯獨到了潘粵明這,氣氛有點奇怪,大家感覺到了什么,不敢笑。
這時潘粵明主動出來打破僵局,意味深長地“嗯”了一聲。好像在調侃,不就那么回事嗎?
新劇《白夜追兇》,有人說他貢獻了“毀容般的演技”。
他表示,長成這樣也挺抱歉的。帶了面膜到片場,總忘記敷;拍戲那段時間又晝夜顛倒,臉都浮腫了。
如果形象好一點,就更對得起觀眾了。
你看,娛樂緋聞、形象管理,對潘粵明來說同樣也是個問題。
但他的底氣,不來自于顏值和人設。
所以當這兩項被拿開時,他照樣能憑作品翻身。
真正能持久、不脫粉的,是專業。
潘粵明,作為演員,他的人設還沒有倒過。北京爺們,做自己,不迎合,用心鉆研戲。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漢尼拔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