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念了十幾年書,想想還是幼兒園比較好混”。其實,許多孩子自小便要開始學習各種特長,鋼琴、外語、繪畫、舞蹈等興趣班占用了孩子們童年的太多無憂無慮的時光,“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讓大人和孩子們奔波在學習和回家的路上。
成人后,身上的擔子也越來越重,要努力工作有所作為、要精心呵護培養下一代、要關心家人侍奉雙親、要與三兩好友友誼長存,好像哪樣都不能少,人生的路上,有些路我們必須得走,繞也繞不開。
有人問哲人:“為什么我感到生活越來越沉重?有辦法減輕嗎?”,哲人答:“那你愿意把工作、愛情、家庭、友誼等哪一樣拿出來呢?”,那人沉思不語。
為什么沉默了?其實哲人的回答已經告訴我們:“這其中的任何一樣都不可能從生活中剝離,負重前行是每個人必須經歷的修行”。
工作、愛情、家庭、友誼等等因素已經深深扎根在我們的靈魂深處,遍布在我們生活工作中的每個細節,徜徉在我們深愛的人的一顰一笑間,流淌在與好友相聚的歡樂時光中,如呼吸般自然而然卻不可缺少。
人不工作,人生毫無價值;沒有了愛情,生活不再甜蜜;沒有了家庭,生命不再完整;沒有了友情,人生的路會孤獨而漫長。它們存在于我們的血液,組成了我們生命的全部,是我們生活的意義所在。
為了生命中的人負重前行,并不意味著我們的生活會很苦、很累、很難,人生就是背負著工作、愛情、家庭、友誼等居家必備的“行李”,痛并快樂著向著一個個人生目標前行,在行進的路上我們會遇見不同的風景,有陽光燦爛,有風霜雨雪,有好的有壞的,有開心的有難過的,統統都積累在了我們的生命里,匯聚成了一顆顆飽滿而充實的珍珠。
人生本就如此,不管風景好壞,都要認真對待。等我們走到未來,細細摸索由經年的時光串成的那一顆顆珍珠時,心如明堂,熠熠生輝。
人應該向陽而生,如果在黑夜里感到累了,就暫且停下腳步歇歇,順帶著整理一下行囊,拍掉令人疲憊的負能量灰塵,再重裝上陣,太陽每天都會照常升起。
不畏將來,不念過去,那些打不垮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