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間,畢業已經三年有余,這段單身的生活一直都覺得很享受。只是身邊的朋友都陸續的走向了婚姻,而我的感情還是一片空白,覺得有點空落落的,家人朋友同事都在關心,剛開始覺得有這么多人關心真幸福,后來覺得好煩。我還是個寶寶啊~你們想怎樣(我太晚熟了~)直到這個月要連續當兩次伴娘,結束之后身邊就沒有特別親近的單身朋友了。此刻才覺得身邊如果有一個人也挺好的。
對于愛情我是有所期待的,家人朋友介紹了很多,大多數不冷不熱,偶爾也有相談甚歡的人,用旁人的眼光評價,我們都算得上是“門當戶對,天造地設”只是每次都是在“時機快要成熟”時戛然而止,習慣性拒絕和本能的逃避。我想這應該是一種病態,來自潛意識對親密關系的恐懼,不知是因為從小見慣了破碎家庭對婚姻的恐懼,還是因為上一段感情留下的陰影,總之從來沒有認同過結婚的必要性。害怕未來的雞毛蒜皮,每天柴米油鹽,日子單調得只有一個人,一個小家庭,認為年紀輕輕就把生命花費在家庭上是一種浪費。但是在和朋友討論的過程中才發現,我可能只是因為沒有遇到對的人,那個會讓我覺得為他洗手作羹湯,即便每天生活單調看到他也會覺得幸福的人,那么多把日子過成詩的人,為啥不能算我一個?
從來沒有細想過要結婚,但是也沒有認為自己會單身一輩子,只是一直都沒有給自己一個合適的定位。國慶期間去爬山的路上,遇到一個和自己體力差不多的大叔,一路上沒有什么交流,偶爾互相夸獎一下對方的體力真好,走到山上石板路的盡頭前面已經沒有實際意義上的路了,我只是默默的走到草叢看一下會不會有路可以上到山頂,但是大叔看我還在往前走,就索性也跟上來。我也看到他裝備齊全,時不時看看手機路線料定他肯定知道怎么走,他往前我就很自覺的跟在后面。兩個人一路上默默無言,深一腳淺一腳穿過雜草叢生的小路,登上山頂已是汗流浹背,相視一笑抿恩仇的感覺,就像是并肩作戰的戰友。下山路上閑聊才發現,原來,我們都是看到對方在走才有勇氣走的,從不熟悉到熟悉有時候就只需要走一段路就好了。大叔如是說,我才真的明白,原來兩個人的路真的比一個人走起來更加堅實,更加有安全感,有勇氣。(額~~我對這個孩子都跟我一樣大了的大叔沒有意思,只是覺得感情的路好像也是這樣)有句話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兩個勢均力敵的人一起走就算路上雜草叢生也無所謂,遇到擋路的石頭也沒關系,想著有人一路同行,那就是無形勇氣。感情也是這樣,兩個人在一起能夠互相鼓勵,即便是無聲的,共同進步能夠走得更遠??吹街芾蠋熀屯鯐越氵@十年如一日的感情,我相信是有對的人存在的。
有人問我對另一半的要求,只能無語。從來不看偶像劇和言情小說,也沒有深刻的去想過這個問題。不允許別人對我有要求,也并不覺得我應該要對別人有要求。只是在期待上帝給我安排的那個人快點出現,如此看來真是幼稚可笑,上帝根本不知道應該給我安排什么樣的人。不要差不多先生, 人生路這么長,一開始就將就那就得一輩子將就了,得多委屈啊。那么,這個Mr.right 應該是一個年紀比我大3-6歲,身高比我高15-20公分,嘻嘻~收入一定要比我多隨便多多少,和我一樣積極,陽光,有上進心,對生活有憧憬,對未來有信心,成熟穩重,有責任心,有擔當的人,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相互喜歡和尊重,不然萬般好也只是路人。好的感情應該就是兩個人勢均力敵,我說的話他能懂,他做的事我能理解,互相能順暢的溝通,能吃下互相做的飯菜~ 如果再有一個溫暖的笑容就太完美了。哈哈哈哈哈~~~上帝可能已經暈了。
我的耐心應該是來自老媽的遺傳,每次回家,我們都會暢聊幾小時,她看待事物總是愿意從好的方面出發,這點有些潛移默化吧。很感恩有這樣的媽媽,既是朋友又是親人,可以無話不談。她的第一段婚姻自然給她帶來的是傷害,在那個父權甚嚴的家庭她沒有選擇自己婚姻的權利,或許就是因為外公的一個念頭影響到了如今我對愛情的觀念。還好媽媽是一個好溝通且惜福的人,掙扎的日子總算過去,現在也算是幸福。即便是受到傷害,也還是有勇氣去面對,去接受,這就是羅曼羅蘭說的英雄主義吧,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幸福也垂青勇敢的人,所以媽媽給了我很大的信心!她說:嫁人嫁人,你嫁的是那個人,要看喜歡你的和你喜歡人是什么樣的,人品怎么樣,其他的東西并不是最要緊的,如果你看不準就帶回來我們幫你看。聽到老媽說出這樣的話,鼻子一酸眼淚已經在打轉了。
人生的路好長好長,自己不完美也沒有完美的別人,但能有一個側重,那就是和那個人在一起會覺得開心,會想要和他一起看今天的日落和明天的日出。長路漫漫,道阻且長,尤可期許,沿途的風景很重要,最重要的是誰陪你看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