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而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其實,幸與不幸也就是一種感覺罷了!就像那個淪落為乞丐的王子,最終還不是用切膚之痛來告誡自己與世人?我們總在追求別人眼中的幸福,為了一輛車而奔命,為了一幢樓而欠下各種人的債務。我們想的,與我們做的,真的那么不一樣嗎?
青春是孤獨的,并非因為你的形單影只而造就了你的孤獨,而是因為即使你在聲嘶力竭的吶喊時,也未必有人聽得到。每個人都很忙,忙著奔赴各種各樣的聚會,忙著用各種各樣自己都覺得臉紅的面具偽裝自己。因為我無法控制自己,卻又不愿再見到類似的東西,于是我退出。我寧可把自己交給書籍,寧可交于創作。我也會偽裝,甚至偽裝成刺猬。因為我沉默太久了,有些不該沉默的時候也沉默了。河蚌沉默修煉出來珍珠,也許我也可以把沉默修煉吧!
我也是孤獨的,每每希望找到一個相似的人,卻發現對方是在擺脫與我這種相似點。快哉!在打擊之后,也許可以不必在意這么多了。可能是因為我要的熱情過于丑相,連我自己都很難讀懂。既然現實中難以找到,那么就朝著理想中的自己進發好了。每個人都是最好的自己,當你受傷時幫你療傷,當你呈貢時為你喝彩。在此之前,我該有多么不了解自己呀!
近來,交個大學生朋友。我故意問她:“高三是否過得飛快?”她道:“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就像是高一時候給今天的自己寫的一封信一般:如果回到高一,你最想自己在干嘛?現在終于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了:如果再回到當初,我還是會繼續這樣走過來!往事不堪回首,可冥冥之中自由安排。今天的一切便是最好不過的了。剛好看了剛剛寫好的《間歇狀態》,現在再看看之前寫的故事,有些觸動,有些秘密該公開了,突然也是理所當然。任何風暴都有停息的一天,任何船只都有靠岸一天,這一切,并沒有什么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