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日讀書《說話的魅力》之《教你幽默到心田》第1至6章
? ? ? ? 摘錄其中一則:告解室里。
“我的煙癮太大了,一根連著一根,請問神父,我祈禱的時候能不能抽煙?”教友顫抖地問。
“當然不行。”神父在小窗子那邊斬釘截鐵地說。
“那么,我抽煙的時候能不能祈禱呢?”教友又問。
“那還可以!你可以祈求上帝寬恕。”神父欣然說。
啪!打火機亮了:“我祈求寬恕。”
在此之前,剛好在微信里面也看到類似于這個幽默的一則同樣拿來:
如果說一個女大學生晚上去陪睡,
聽起來感覺不太好,
可如果說一個陪睡女白天去大學聽課,
就滿滿的正能量了。
小和尚問師傅:師傅我可以念經的時候抽煙嗎?
師傅怒答:不可以!
小和尚又問:那我在抽煙的時候念經呢?
師傅聽了很高興。
我想和你一起睡覺是流氓,
我想和你一起起床是徐志摩。
順序真的很重要!
? ? ? ? 可見,說一件事,說一個人,有時候只是改了語序,給人的感受,想法真的完全會不一樣。也許,這里面有一點點投機取巧的成份,但確是一個相當好的說話技巧。
? ? ? ?同樣一個人,做了同樣的事兒,兩種不同的說法,比如那個女大學生,第一種讓人想到墮落,第二種卻讓人想到努力。這個真的相當厲害哈。
? ? ? ? 如果想夸一個人,可以先抑后揚,先說一點點不好的地方,再說出她的優點,夸贊的效果立即就會提升很多;而如果,想要一個人出糗,也絕對可以,先揚后抑,這樣,效果同樣翻倍。
? ? ? ? 這就好比一個人做人處事,低調,含蓄不張揚,不惹人注意,同樣就降低了大家對他的期望值,突然有一天,憑他自己實力做了一個很不錯的成績,一下子就能獲得贊聲一片。所以,聰明的人懂得低調做人,會說話的人都是懂得先抑后揚的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