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明天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父母今天的手中,雖然我們并不奢望孩子長大成人后能“出人頭地”,但我們相信,對孩子起決定作用的還是父母的教育手段。孩子因父母的精心陪伴,童年生活會更幸福更充實,他的人生旅程會更平坦更堅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題記
純真的孩子出生之后雖說什么都不懂,但孩子的精神家園的構建離不開家庭影響。如何通過外在干預,爭取引導孩子就成為每一個父母最為關注的問題。
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借助成功者的智慧,家庭教育更是如此。因為“凡事皆可實驗,唯有教子不可重來!”《讓教育回歸美好生活》就是指引實施家庭教育下的親子共讀的模本。書中的內容極具現實指導意義,張貴勇老師的教育經歷就是我們實施家庭教育仿效的摹本。
從孩子的一年級開始,在牢牢遵循一個“陪“字的同時,還需要講究陪孩子的技巧。家庭教育的所有技巧和藝術可以以三個字來說明:恒、狠、陪。
“恒”:就是持之以恒。習慣就是不需要提醒,習慣教育、健全的人格教育不是一兩次就能見效的,需要對孩子進行長期的矯正和引導。譬如說,“謝謝、對不起、請”等是現代禮儀基本要求,從理論上講,無論學校還是家庭,從沒有忽略過對孩子的習慣教育,然而,真正能不需提醒地運用“文明禮儀十字訣”的有幾?原因當然不言而喻了--教育的不持續性所導致。用好“恒”字,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基石。
“狠”:就是堅持原則。大家不要誤會,動不動就打孩子,這不是我說的“狠”,打是一種無能的表現,打是專門培養失敗者的教育。還是以例子來說明:劉亦婷,一個優秀的哈佛女孩,目前已經成了中國千百萬孩子偶像的大學生,她之所以能出類拔萃,就是因為她有個偉大的母親,劉媽媽在亦婷很小的時候,有一個感人的教育細節,每次給孩子水果或其它食品時,總要求女兒與別人分享。要知道,在當時條件下吃零食還是一種奢侈的行為,許多時候,媽媽實在舍不得吃這些“珍貴”的東西,但為了讓孩子養成愛別人、能與他人分享美好東西的習慣,媽媽還是狠心地要吃一些,哪怕是一點點——媽媽的用心良苦啊!不要小看了這一小口,這是一種教育,一種需要“狠心”的教育。朋友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你們有過這樣狠心教育的經歷嗎?
“陪”:就是要多和孩子在一起。眼下,很多父母正忙于賺錢,認為當務之急是賺夠錢,以便給孩子的未來成長創造條件,至于眼下欠下孩子一點陪伴時間,等以后日子好過了再給補上。其實,這種想法是很不科學的,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每個階段都是不可重復的,“三歲定終身”自有一定道理,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一路相伴,需要學習摹仿父母,學習父母的生活經驗,摹仿父母的風度氣質,有些教育一旦錯過很可能就沒法挽回。等到父母賺夠了錢,自己才發覺,孩子已經定了型,想要重新塑造,簡直是不可能的了。朋友們,如果你有一點業余時間,請多陪陪自己的孩子,陪他做游戲、陪他講故事、陪他觀察大自然、陪他看看書……你要堅信,這就是一種最有效的教育投資。
“恒、狠、陪”這三個字,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如果做父母的你能長年堅持,剛柔相濟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習慣,你的孩子就是一個大家。家長朋友,千萬不要因為忙于“個人事業”而冷落了孩子,這可是導致家庭教育失敗的罪魁禍首!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劉昌穩 ?親子教研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