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由我作 福自己求

《了凡四訓》

《了凡四訓》從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四個方面回答了中國人最關心的兩個問題:如何保平安?如何獲取功名利祿?簡而言之: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心靈家書。那些做父祖輩的,有的想把房屋家產傳下去,而子孫不一定能世世代代富下去;有的想把傳家之寶傳下去,而子孫又不一定能夠世世珍藏這些東西;而載有先祖們的經歷和感悟,卻能以一種自然的姿態綿延下去,成為后代子孫的精神食糧。

?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悟就是:在人生里,要時刻保持四心——進取心,謙卑心,積善心,體悟心。

? 命運就像手心里的掌紋,變幻不定,難以捉摸,然而無論怎樣“七十二變”,卻始終掌握在我們手里。能夠決定我們命運的,不是基因,不是環境,更非是那些靠著不成熟的“五行說”為人看相定人生的江湖術士,而是我們自己,也只有我們自己,能夠掌控人生。曾國藩的族譜里翻遍幾百年的歷史也沒有什么高官顯貴之人,父親趕考至40幾歲才得了一個秀才,曾國藩自己也趕考了七次,才始中狀元。可見,他的資質確實算不上有天賦,甚至可以說是愚拙。然而他善于思過,善于學習,一步步和命運抗爭,戒煙、戒躁、戒愚、戒傲,甚至創下了一代文臣創辦湘軍大敗太平天國的佳話。最后官至兩江直隸總督,被稱為“大清四大名臣”之一。

? ? 無論何時,都要保持一顆善心。積累善德,多行善事。那些你曾播撒的善意的種子,一定會在未來某個時刻,不經意地生發。不妨從現在開始,記下自己所做的每一件善事,并且時刻為做下一件善事做準備。

? ? ? 所謂“水滿則溢,月滿則虧”古人的生存哲學告訴我們:萬事萬物皆有邊界可言,一旦超越了限定的邊界,事物往往會朝另一個方向發展。做人也是一樣,萬事不可太滿,要留有余地。所以,要葆有一顆謙卑心,承認并接納自己的不足,改過以求進取。

? ? ? 要多思考,多體悟,許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眼見也不一定為實。即使是事實,也會有轉圜的可能。所以,我們要靈活客觀地看待問題,對于一些沒有根據的事情,尤其是對于他人的人生,不要妄加揣測,在評判他人的過程中,“三思而后行”是最好的方法。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