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人生,不一樣的童年,一樣的是童年時的童真童趣,
八十年代初期,村里物質和精神娛樂方式有點兒匱乏,那時候電視機少,夏天晚上大人和孩子們都會到村里的街上和胡同口納涼。
一到晚上,吃完了晚飯,一抹嘴,一手拎著板凳一手拿著蒲扇,匆匆往外跑,大人們坐在胡同口,旁邊燃燒著蚊香,一邊搖著蒲扇,一邊聊著天悠閑自在,我們小孩子們坐不住,在一邊瘋跑打鬧,偶爾也會安靜會兒,坐在板凳上望著天上的星星愣愣神,滿天的星星鑲嵌在墨玉般的夜空如鉆石一樣璀璨奪目,月光是那么的皎潔恬靜,大人們告訴我們哪是北斗星,北斗星能讓人識別方向,黑夜里行走不會迷路,北邊那七顆連成勺子形狀的星星,我們還認識了被隔在銀河兩岸的牛郎織女星,還有他們的孩子,牛郎星兩邊的兩顆小星星,聽大人們講嫦娥奔月和牛郎織女的故事;“王母娘娘拿下頭上的發簪在空中輕輕一劃,天空中立刻出現了一道銀河,把牛郎織女隔開了,只有每年的七月七日才能見一次面,到那一天人間的喜鵲都會飛到天上為牛郎織女搭建鵲橋,聽說在葡萄架下能聽到牛郎織女說話呢!……”“嫦娥偷吃了仙丹,就飛到了月亮上,跟一只兔子在月亮上搗藥…………。美麗又古老的神話傳說,驚嘆古人豐富的想象力。
大人們還會饒有興趣的給我們猜猜謎語和腦筋急轉彎,當哪個小孩子猜對了,大人們會夸他聰明,小孩子會洋洋得意特別有自豪感,記得當時猜一個腦筋急轉彎;“一只毛驢頭朝南,左轉三圈,右轉三圈,尾巴朝哪里?”我不加思索搶答說;朝北!大人們都笑了,猜謎語中胡猜亂猜產生的笑聲,充斥了那個夏天的夜晚久久不平息,天上的星星也仿佛聽到了我們的笑聲,它們眼睛眨的更歡了。
小孩子們安靜不了多久,就會互相一商量,玩起通常玩的游戲;丟手絹、捂瞎子、扮瘸子、捉迷藏、黃鼬拉小雞,三一群倆一組,跑的暈頭轉向,摔的四腳朝天,弄的全身是土,個個跟土猴兒似的。
記得有一次捉迷藏,三五個人一組,我脫離了小組,自己鉆到柴禾堆里,聽到小伙伴喊我,問我在哪里,我暗自高興她們找不到我,漸漸的小伙伴們的聲音越來越遠,不知不覺我竟然睡著了,一覺醒來,四周寂靜的只有蟲兒的鳴叫,我從柴禾堆里爬出來,村里納涼的人們都已經回家了,抬頭望望天空,一片烏云遮住月亮,如怪獸一樣,一種莫名的恐懼感籠罩全身,我趕緊往家跑,越是害怕越是想可怕的事,腦海里一段段浮現出恐怖電影里的情節,胡同里一座座黑黑的門洞猶如怪獸的大嘴好像隨時要把人吞噬掉 ,猛然間從門洞里跳出一只狗,嚇得我魂飛魄散,好容易跑到家門口,家人以為我早就回家了,把門已經閂上了,幸虧我家院墻矮,我搬一些磚頭壘在一起,爬上院墻,跳進院子,回到自己房間,心怦怦直跳久久不平靜。
童年那些難忘的夜晚,在記憶里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