駿馬面前無溝壑,慫人面前全是坎

此時,窗外飄著雪,紛紛揚揚,已經下了一天一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7年2月6日

圖片發自簡書App

磨刀不誤砍柴工

說的就是在做事情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才有可能接住機會的到來。否則,即便是幸運降臨,你也看不見,抓不住,只能眼睜睜的任其溜走,有甚者,根本不自知,那就是機會啊。

深度思考,就是磨刀過程,比勤奮還要重要

既然大家都知道這個道理,那么,怎么思考,才是有效的呢?

這條道路上,我們都在不斷的學習摸索中,看到了某創投公司的ceo給出的幾點建議,深有感觸,為了加深印象并學習,做了個人心得,在此分享。

面臨社會階層已然形成,逐漸變的固化,作為普通人,要做的唯有不斷精進、努力。

圖片發自簡書App

關于個人成長

1、找到優秀的人學習,進步的速度遠超于自我摸索和閱讀書籍。

前行中某個階段,高人指路猶如瞬間點亮一盞明燈,穿透式領悟曾經積累的一切認知,進步超乎想象。

在你的專業或者學習領域范圍中,找出該領域內你認為最牛的10個人,列出來。現在互聯網的最大優勢就是可以找到任何一個人的所有信息、文章、觀點、著作,去研究學習。

如果他們開有課程,那么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篩選,上課。要主動,這是近距離接觸牛人交流的最好方式。

我個人就是深受李笑來這個牛人的影響,通過各種方式學習他的理論、思維,深深改變了我固有的思維方式,對學習這件事有了全新的認知。進一步認識到,一切源自于積累。開始用另外一種“姿勢”讀書,寫文章,不斷提升、經營自我。在簡書上已寫了10萬多字。并堅信,這個積累過程必將影響我的未來。


2、認識到,人與人之間是有巨大差異的。有些甚至無法逾越,因此,正視自己的真實能力情況,承認自己的不足。選擇獨立經營,還是跟隨有能力的人共同創造財富,要想開,其實都是一樣的。

不要以為屈居人下,心理上有什么障礙,絕大多數的人都是這么做的。人無完人,如果這個人是超腦、頂級思維,跟著他走,不一定會差。比如說,當年跟著馬云、Facebook扎克伯格創業的伙伴,如今都不差,最主要的是要跟對人,并堅持。


3、現在的人見面少了,通過微信交流變得越來越多,那么,這個時候,見面交流反而尤為重要。想要溝通,別再試圖只用微信來代替,去見面聊聊,見面三分情,方式不同,收獲也大不相同。

如今只要你愿意花錢,就可以在各種平臺上約見你想要咨詢的行業內牛人。


4、做一個樂于分享的人。無論知識、有趣的人或事,包括連接他人之間的機會,都會有收獲,有些收獲可能還沒來,不要緊,也別著急,堅持做下去吧,該來的總會來。

認識一位開書店的姐姐,在眾人眼中,她是成功的,前十幾年經營自己的公司,辛苦但有成績。如今功成身退,做了董事長。然后開始做自己喜歡的事,開了一個書店。我發現她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十分愿意分享她的資源,連接她周圍的人。不得不暗自心生敬佩,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


5、敢于表達自己,只有表達出自我的思想、認知,才能有機會讓他人了解到你。說錯了也沒關系,坦誠的面對,只要看見自己在不斷的更新認知。否則,只是你自己將與他人聯系的入口關閉了而已。

文字是一種好的方式。移動互聯提供了各種展示你文字的平臺,比如微信公號、今日頭條、簡書、知乎等等,好好利用,


6、如何與目標人物建立聯系?可以先考慮對方可能需要什么,然后詢問對方是否對這個感興趣。

剽悍一只貓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就是不斷的接觸牛人,與他們建立聯系,讓對方獲得超值的感受。不難看出,就是做到了這一點。

如果沒收到回復,別急,可能人家有事,或者沒興趣。不要因此受挫停止,下次有機會再重復嘗試聯系。切勿“臉皮太薄”,絕大多數人不夠積極,要主動,臉皮厚點,但這樣就應該超越了大多數人。


7、機會不是等來的,要主動創造。這里說的是,凡事多琢磨,多思考,很多機會藏在不起眼的地方。做個有心人,認真觀察,有可能連接出來的就是出路。

8、把“你我”變為“我們”。要用共同的利益建立聯系。

9、做一個敢于擔當,會道歉的人。一般情況下,人如果犯了錯誤,普通人的第一反應不是承認,是撒謊;第二反應是找借口、找理由為自己開脫;第三反應是責怪他人。


這個過程只能將錯誤更加擴大,不敢承擔,最后連反悔的機會可能都會丟掉。聰明人,首先會說:我錯了。反思自己的問題出在哪里了,承擔起這個責任。

通過學習,讓自己變成一個有用的人吧。

最后,如果你覺得這些文字有用的話,別忘了,點右上角轉發、點贊、留言。


作者:西風

曾經創過業,用時七年;

投資公司工作過,用時七年;

讀書、攝影、繪畫、旅行

現在,在不斷精進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方向。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那一年她十三,他十四。她家住三樓,他家住四樓。 她母親嫌棄父親沒有出息,和有錢人跑了。她很勤奮,很懂事,所以每天都...
    竹林游子閱讀 245評論 0 0
  • 6對于成都,作為一個四川人我卻只能算去過兩次!因為剩下的都只是在那里匆匆忙忙坐火車而已…… 第一次去是2001年,...
    柳絮輕舞閱讀 288評論 0 2
  • 9月9日 吳曉波:中國企業核心原創力和文化審美及設計不夠,也即本土市場研究不夠。
    問學行者閱讀 274評論 0 0
  • 實在是太忙了,許多細節都要溝通好。領這么多人出門對我都是一種鍛煉。希望在旅途中不會讓大家失望。 兒子自己生活已經有...
    lyy媛媛閱讀 203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