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地位是由自身的強大決定的,動物已經成了自然界中的低能寄生者。但是,人和動物到底有什么區別呢?我們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制造并使用工具的能力,然而幾十萬年前,人類同樣可以制造并使用工具,但是那時人類可是被老虎獅子追的滿地跑,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所以制造和能夠使用工具雖然是人類的一大特色,但并不是人類強大的根本原因。
我們繼續想,會發現人類之所以變得強大,是因為能夠有效的合作。只有合作才能讓單薄的人類打敗大型生物,才能讓人類建立更為龐大的帝國。人類在早期是以部落為單元,而部落與部落之間經常發生暴力沖突,一個部落滅掉另一個部落是常有的事,怎么能團結一致打天下。大規模的有效合作,才是致勝法寶。紀律嚴明的軍隊就是能夠輕松擊敗散兵游勇,小區業主就是干不過物業公司,一個政府就是能領導億萬人民。但是為什么人類能有效合作,而動物們就不能呢?
這就引出了人來強大的關鍵:概念,《未來簡史》中用了個術語叫:互為主體。比如我們之所以痛恨一切侵略我國的國家,正是因為我們信服“國家”這個概念,在我們心目中,國家和一個實體沒什么區別,就是客觀存在的。我們生活中有無數這樣的概念,比如:錢、公司、榮譽、道德、法律。正是它們的存在,使得每個人可以按部就班的生活,讓社會和諧穩定。在這之中,最偉大的概念,莫過于“錢”了,正是因為所有人都相信它,才讓世界貿易成為可能,才會讓全世界的人能夠交流合作,才會有“地球村”。
當一群人相信一個概念,以及概念背后的故事時,這群人就能夠達成共識,形成統一目標。比如,許多人都相信“上帝”,所以就有了基督教,而基督教的信徒都相信“圣地”,所以就有了十字軍東征。
概念在人類的發展中有重要作用,比如最開始公司形式中的無限責任制,債權和公司擁有者掛鉤,那么開公司的風險就太大了,萬一沒搞好破產了,就會傾家蕩產,所以敢開公司的人很少。但是“有限責任公司”就不一樣了,股東個人財產和公司財產分離,公司倒閉了就倒閉了,欠的債和股東沒半毛錢關系,所以就會有更多人大膽嘗試。而且“公司”概念的誕生,讓人劃分為無數個小團體,不斷為“發展”、“進步”貢獻自己的勞力和智力,而他們的目的則是獲得集體認同的“金錢”、“榮譽”和“地位”。而“國家”概念的誕生,更是將更大一群人團結起來,和他國進行競爭。
到了現代社會,想要在某一個領域突破,就要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單兵作戰能力再強,也干不過有合作能力的團體。而且,很多項目是小團體無法完成的,比如大飛機的發明制造。這個時候就需要創造另一個集體概念,像xx事業,xx計劃。身在其中的人,可能不會覺得有什么區別,就像正常工作無法感受到“公司”一樣。但是一旦有人提到相關的概念,一定會瞬間捕捉其注意力,就像大街上突然有人喊自己名字一樣。
人類想要獲得更大的進步,就要讓越來越多的人有效合作,但是,靠概念凝聚的合作能力是否會有天花板呢?對此,我表示懷疑。到那時,應當出現全新的合作形式,我認為像螞蟻那樣的形式是值得參考的,可能要通過智能化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