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我的企業教練術教練允生老師的一通電話后,讓我想到了很多,在沒給北京心理學老師打電話和當面交談之前,想靜靜地寫一下感受。
我和允生教練談到在企業教練術學習中的感受還是相當豐富的。
企業教練術強調真心地體驗,活出自己。我開始真沒有多大目標要對自己有什么大的提升,主要是抱著好奇看看這一課程,另外也希望武裝下自己輔導“雙創”營的能力吧,再次與平臺的老板公司合作的事。當然,也要求自己花了時間就好好感受一把吧。但深入其中才知道這門課程的力量和智慧!
首先,教練技術課程非常強調體驗,老師們也盡其所能塑造場景。我這個有些很不入戲的人(有人說太“通透”,哈哈)也深深為之感動,幾次流淚一方面是用心體會使然,另一面又為老師們那么刻苦營造環境場景而感動的流淚。說實話,再沒見哪個培訓要這么用力用心的,我有一種要當教練的沖動。著手開始準備嘍!
其次,體驗中老師直面學員的優缺點,其實是有很大挑戰和風險的。應該說,在短時間內塑造的場景中,用“真實”的形式說話是非常冒險的,學員中“心力”愈強大的表現的往往抗拒愈大。老師知道答案但被學員誤解甚至沖突,其實是很辛苦的。雖然說著“以后你會理解的”,但當時的不理解的滋味也真是煎熬喲。涉及范疇的要求,就象魔術界不可解密一樣,課程的力量也需要保護之。
下面說下,企業教練術課程在認識自己的問題上與心理學派有啥區別呢?
經典的心理學派(佛派)告訴我們,自己這個“我”可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較為原始本性的那個我。
超我,是別人想讓你成為的樣子,有道德綁架的,有義氣所為的,有場景壓迫的等等吧。
自我,自我意識,是介于本我和超過之間的呈現。
心理學,還真是很強大的一門體系呀!
那么教練技術課程又是如何挖掘這個“我”的呢?
就我的感受,和我的教練的交流中,最關鍵的點是在塑造的“受壓”狀態下(非實際狀態仍受限,尤對思想通透者),“本我”的呈現,有時表現為沖突,強烈的沖突,然后……,然后自己覺醒和老師同學的幫助跟上去。——這個效果的達成與場景塑造和老師心力的消耗有極大關系。效果要愈好,付出就要愈多,所以說教練太偉大!
另一點,“超我”的形象,是陌生人之間的“面具”,對社會也是有價值的,至少人們要“裝”成道德上的正能量形象。
值得關注的是,你的“超我”或裝成的自己,為什么會崩塌呢?
因為你的“本我”和“超我”差距實在是大呀!比如你扮演孝順的超我,本我確是在記恨父親小時對的責打而一直恨著記著!所以你呀,流淚吧!
“自我”呢?當然在你流淚反省內看中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和“度數”啦!
好,先說這些吧。后面再和老師、同學們多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