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組A04)搜集寫作素材,不是你不會,而是你太懶

每一天,在微信里面都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信息。

某一個微信群一會兒沒看,幾百條信息就過去了了;跟朋友聊天,俏皮話、深刻的理論也會累積出成百上千條的記錄。聊天的時候我們很輕松、愜意,但是寫東西的時候卻往往是“提筆也無神,素材何處尋。”

我自己也有這樣的問題。聊天、培訓的時候說個不停,但是坐在電腦前想寫下來卻是開頭不會、結尾很難、過程寫的自己也很痛苦。

然而,我也有寫的很順暢的時候。

回看我的公眾號和簡書,有幾篇文章在寫的時候還是非常順暢的。比如參加牛人訓練營的成長記錄、比如一篇理財意識和方法的文章、比如對于《非暴力溝通》的拆解和應用。回想一下當時當刻,發生了什么、做了什么讓我寫作起來很順利呢?

大量的輸入

在牛人營的這半年,每一天我都在看書、思考、寫字,長久而持續的積累讓我腦中有內容、心中有思考,提筆寫作就會容易很多。

而那篇理財的文章,則是因為我正在學習理財的課程,每一天我都會留下學習筆記、會實踐、重思考,所以才能寫出一篇有用、有趣,還比較順暢的文章出來。

再想想寫作堵塞的時候,往往是因為沒有進行輸入、或者輸入了沒有思考。當大腦不再活動,又怎會寫出一篇流暢、有內容的文章呢?

素材的隨時記錄

這篇文的開頭就是來源于昨天在跟朋友聊天時候的一個想法,當時聊得好不暢快的我突然之間閃過一個念頭“為什么我聊天聊得如此流暢、生動、有趣,但是寫作就不行呢?”

曾經在公眾號上寫過一篇關于《小偷家族》的影評,寫作過程就非常的流程。還記得當時我在電影院看的時候就被深深的觸動了,回家的路上就在構思文章的結構、隨手記錄想到的句子和靈感,回到家打開電腦就開始寫,幾乎沒有出現卡文的情況。

大腦是用來思考的不是用來記錄的,想在寫作的路上走的更好,需要時刻捕捉靈感并把它們記錄下來。

曾經我也是一個“勤快”的人,但是后來因為各種原因就變得懈怠了。然而,我現在的目標是真的很想練好寫作,基于這樣一個目標,日常的素材積累、筆耕不輟的練習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微信昵稱:王妍琰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