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時間:2016年7月26日,20:00-21:40;1小時40分鐘;
閱讀書本:《人生不設限》,作者:【澳大利亞】力克·胡哲;湖北教育出版社;P51-P227;
閱讀目標:了解力克的故事,鼓勵有時會懈怠的我
閱讀方法:泛讀
整書閱讀感想:
當自己處于情緒低谷時,當自己對自己不夠信任時,當自己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可以看看這本書。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發(fā)是:不要設限!不要讓自己給自己設限,更不要讓別人對你的評價給你設限!別人不是你,他們所看到的,只是依據他們的一般經驗來作所謂的判斷,但是,奇跡永遠都會在,只要你相信自己能做到,并持之以恒地努力,你就一定能達到,天助自助者。
沒手沒腳的力克都能做到,你好手好腳、身體健康、頭腦聰慧憑什么你不能做到?一定能!相信自己吧。
閱讀筆記:
第三章,對生命的無限可能抱持信心
在艱難困苦的時光中,依然能夠前進,關鍵就在于,你不是以能看見的,而是以能想象的事物,來引導你的人生,這就叫做信心。
如果你能想象一個更美好的未來,你就能相信它;而假如你可以相信它,就能實現。想象無限!
人都有所局限。你不應該看著你所缺失的過日子,相反,你應該去過“只要有夢想,什么都能做到”的人生。
請抓住這個想法:一切都是有可能的。當你覺得自己被某個巨大的挑戰(zhàn)摧毀了、打敗了,請相信任何事都是有可能的。當下你也許看不到出路,也許覺得全世界都聯合起來跟你唱反調,但請你相信環(huán)境會改變,答案會出現,而你會獲得意想不到的幫助,然后,任何事都會有可能!
被困難擊倒時,我們可以依靠擁有更美好人生的夢想。這些夢想就是即將到來的事物的種子,而我們的信心就是這些種子發(fā)芽的沃土。
即使你相信自己可以對付困難時刻、品味美好時光,沮喪還是會出現,但是幸福快樂的結局應該永遠是你的目標,那為什么不去努力爭取呢?
無論發(fā)生什么,都是為了最終的美好結果。
重點是,只要不停尋找,你就會找到一條路。或許,你必須根據現實調整目標,但只要還有一口氣在,你就應該記住,可能性一直都在。
若按照原來的計劃,我們停留在孟買的時間、地點,正好會遇上恐怖襲擊。你可以說我們命大,但我相信上帝對此有著我們無法了解的計劃。這就是為何你必須對未來有信心,在即使看來勝算不大時,還是要繼續(xù)朝著目標前進。(我:我相信,有時候上天會給我們最好的安排,只要你相信。因為,我親身感受到很多次都是這樣的,所以,我深信不疑。)
瑞基說,無論身處何種情況和環(huán)境,他永遠可以選擇要用負面或正面的方式回應。
你永遠無法改變過去,但你能改變未來。
第四章,愛上不完美的自己
當我們讓別人的意見左右我們對自己的感受,或是去跟別人比較時,就會變得脆弱,并落入受害者心態(tài)。
當你像上帝愛你一樣的愛自己、接納自己,就打開了通往平靜圓滿的大門。
每個人都應該愛自己,了解自己是不完美的,并原諒自己的過錯,因為上帝已為我們做了這一切。
不要執(zhí)著于自己的不完美、失敗或錯誤,而是要把焦點放在你所領受的祝福,以及你可以做出的貢獻。你不必為了達到別人的期望而活:你可以定義自己的完美。
找到自己的目的,是活出沒有限制的人生的第一步。
但要實現夢想,你內心深處必須相信自己值得擁有成功與幸福:你必須愛自己。
如果你沒有從內在發(fā)光,可能是因為你仰賴別人給你肯定、給你信心、讓你覺得自己被賞識。
如果你無法解決自己的問題,就去解決別人的吧,畢竟,施比受更有福,不是嗎?
向自己的內在探尋吧,那兒有熠熠盛光,正等著發(fā)亮。
第五章,態(tài)度決定高度
請把“態(tài)度”想象成電視機的遙控器,假如現在正在看的節(jié)目,對你沒有任何幫助,你就拿起遙控器轉臺;而無論碰到什么挑戰(zhàn),當你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時,你可以調整態(tài)度,就像用調控器轉臺一樣。
琳達和喬克所選擇的態(tài)度都讓他們得以超越困境,不過他們選擇的類型有些許不同,琳達選擇充滿感恩,而不是心懷苦澀;喬克選則采取行動,而非放棄。可以選擇的態(tài)度很多,但我認為最有力的是:
1、感恩的態(tài)度;
2、行動的態(tài)度;
3、同理的態(tài)度;
4、寬恕的態(tài)度。
瓊妮四肢麻痹,我則是沒手沒腳,我們擁抱希望而不是絕望,相信上帝與未來,我們接受自己并不完美,但擁有很棒的祝福,我們選擇以感恩啟動正面態(tài)度,并將正面態(tài)度化為行動,改變自己和別人的生命。
我體驗過改變態(tài)度所產生的力量。我可以告訴你,那種力量改變了我的生命,帶我到達我從未想象過的高度。
第六章,跟恐懼做朋友
把恐懼化為動力,讓我自立自強。
第七章,跌倒七次,要爬起來八次
即使你的人生有明確的目標,而你也對未來充滿希望與信心,懂得欣賞自己,保持正面態(tài)度,并且不讓恐懼拖住你,你還是得承受挫折與失落,但千萬不要認為失敗等于毀滅或結果,因為你其實是在掙扎之中體驗生命,你還在場子里。我們所面臨的挑戰(zhàn)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強大、更好,并且準備得更充分,以迎接成功。
當你遭遇挑戰(zhàn)時,請記住大衛(wèi)的話。每條堵住的路,都有一個出口,每一種“無能為力”之中都有“能力”。
只要活著,總會有出路。
你會失敗,因為你是人類;你會跌倒,因為道路崎嶇。但你要知道,失敗也是生命禮物的一部分,所以要把它們利用到極致。伙伴們,不要停下來,去嘗試每一件事吧!
第八章,面對未知,迎向改變
人常常抗拒改變,不過說真的,誰會想要過一個沒有變化的人生?某些最棒的體驗,成長與收獲,往往來自改變--搬到另一個城市、換工作、上不同的課程,或者進入一段比較美好的關系等。
有兩種主要類型的改變可能成為我們生命中的挑戰(zhàn),甚至讓日常生活陷入混亂。第一種是外來的,第二種是內在的。我們無法控制第一種改變,但我們可以,也應該掌控第二種。
我到美國的頭幾個星期,就常常感受到文化震撼。其實在上學的第一天,當全班同學站著面對國旗,背誦效忠誓詞時,我就有些驚慌。
(我:這個方法很好啊,是一種很好的愛國教育,我們可以效仿。)
第九章,信任他人,組成夢幻團隊
有三種人曾經為我的生命帶來重大影響:良師益友、人生典范與人生旅伴。
“人生向導”式的關系常常讓人不太好過。“向導”會點醒你,甚至斥責你,但他們非常關心你,關心到你真正去思考自己在做些什么、要往哪里去、為什么你會在這里、下一步又是什么。你會希望生命中有這樣的人。
第十章,如果機會沒來,就自己創(chuàng)造機會
要追求夢想,就必須采取行動。如果沒有你想要的,或許就該自己創(chuàng)造,上帝會照亮那條路。
去一個機會找的到你的地方。
當你的心說“去吧”的時候,請采取行動。
第十一章,我的“可笑法則”
你可以掌握這本書的每個論點,但如果你不肯冒一點險,或者被那些不知道你厲害的人罵成是瘋子就怕了,那么,你可能永遠也沒辦法完成你想要實現的夢想。
童年時失去視力和聽力的海倫·凱勒說,“世上沒有安全的人生這回事。人生要不就是大膽的冒險,要不然就是零。”所以,風險并不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它就是人生。
重點不在規(guī)避風險,而是控制風險。
擁抱快樂得不像話的人生:大多數人都不清楚上帝為我們的每一天、每個月、每一年或這一輩子計劃了什么,但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用大膽狂放加上可笑的熱情,為自己增光添彩,并且去追尋生命的目的、熱情與樂趣。
第十二章,你的任務是付出
無論你能付出的是多是少,請記住,小小善行和巨額捐款一樣有力。請不設限的活出你的人生。
請記住,上帝真的賜給你的生命一個重要的目的,請不受任何限制地活出你的人生吧!
【我在參加文魁大腦讀書會2016年閱讀年挑戰(zhàn)計劃,本年度我要閱讀書籍70-100本,請大家監(jiān)督。每周沒有完成的,發(fā)微信紅包150元,一年沒有達標70本的,再發(fā)微信紅包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