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講的故事,是一個程序員寫了一本關于在火星種土豆的書,驚動了NASA在發布會上專門講了它。至于到底是誰借誰做廣告,誰知道呢~
你肯定已經猜到這本書就是《火星救援》,電影都看過了吧。沒看?放心,咱也不是來劇透大家的,而是來說說,這本書背后的那個可能比故事本身更有趣的作者。
他叫安迪威爾,是個程序員,在暴雪游戲呆過,參加過魔獸2項目。總之,就是個技術宅吧!他爹,是一名加速物理學家(我也不知道是什么鬼?),而他媽媽是電氣工程師——大概連胎教都是物理吧。
強調一點,他在寫作過程中并沒有開啟NASA助攻的外掛啦,只是憑借推論和基礎的了解寫的,并不是很多腦洞大開的朋友猜測的他跟NASA事先有廣告合作關系……
威爾從小就有作家夢,只是一直沒有機會實現。他先是寫了一篇千字短文,主題也是有關宇宙,名叫《The egg》,曾引起病毒式傳播,還有人做成小電影放到YouTube。
嘗到甜頭之后,他開始寫《火星救援》這個大長篇。先是發在博客上,初期讀者基本上都是《The egg》帶來的鐵桿粉。
威爾一開始其實就是為了這幫鐵桿粉絲寫的,所以這本書原本的對象是技術宅們。他為此做了很多研究,把每一個細節都寫到了可操作的程度。對他來說,這本書竟然火了,實在是很意外的事情。
“我從未想過主流讀者會對此有任何興趣,更不要說拍成電影了。”
威爾每六到八個星期就會更新章節,讀者都是靠口碑聚集起來的。
完結后有人說想要電子版,他制作了一份;又有人要Kindle版,他也照辦,定價0.99美元(亞馬遜電子書的最低價)。
短短四個月里,《火星救援》就升到了亞馬遜科幻類暢銷書單的前列。又過了兩個月,他就與蘭登書屋的皇冠出版社簽訂了出版合同,并與20世紀福克斯公司簽訂了電影合同,由雷德利·斯科特(《異形》的導演)執導、馬特·達蒙主演。
“就在那時,我體會到了亞馬遜的影響之深。”(廣告隨口就來啊)
但是,出現了一個問題。
按理說,自己寫的書要拍電影了吧,總要去見見導演編劇,挑挑演員聊聊劇情對不對?然而,威爾恐機!自從07年他去看他媽媽的時候坐了一次飛機,他就再也不敢坐飛機了。(并不知道中途發生了什么事情……)
“我住在北卡羅萊納,從未見過我在紐約的經紀人,也未見過在洛杉磯的電影制作人,或是福斯的高層。所以當他們告訴我雷利史考特要執導這部電影時,我其實覺得他們是詐騙集團。”
盡管演員不是威爾親自選的,但是他對主演馬特很滿意,他很確信馬達決不會將Watney演繹成一個毫無個性的杰森伯恩。
“很多人都忘了馬特達蒙是一個多棒的演員了!他真的可以又聰明又痞,就像心靈捕手里那樣!我幾乎都可以看見他歪嘴笑著說些聰明的混賬話了,你懂的..……”
(翻過安迪威爾的臉書的人都知道,這段描述分明是在說他自己嘛哈哈!)
實際上,《火星救援》的男主角就是威爾自己內心的投射,他在馬特身上看到了共性,才如此放心的把演繹主角的機會交給了他。
“雖然他比我聰明也比我勇敢,也沒有我的缺點。我想他是我希望自己能夠成為的樣子。”
其實,這本書更像是這位在游戲界混了25年的程序員寫給自己的RPG游戲。他甚至還為此寫了個模擬火星、地球和愛馬仕號的軌道的程序。
通過《火星救援》,他穿上了游戲中的裝備,他不再恐懼飛行,他變成了一名植物學家飛到了火星,在那里為所欲為,做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
嘲諷想嘲諷的一切,想不理誰就不理誰,想搞點什么驚天動地的事情都沒人攔著。
他傾注了常人無法想象的精力去為自己描繪了一個如此真實的火星之旅,他甚至斷言這樣的故事在20年內一定會發生!
而當他發現,在NASA候選的好奇號著陸地點中竟然也有他寫的那一個,他簡直要跳起來了。
這種夢想照進現實的感覺有多令人激動,相信你也曾體會到。
這么一個邏輯縝密而又常常思維跳脫的威爾,大概上輩子真的是火星人也說不定呢。誰知道呢?如果你還沒有看過這本書和這部電影,盡管去看!程序猿的邏輯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請戳下面那顆??,把它變成紅色吧么么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