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在馴養狐貍后的第二天又去看望它。[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時間來],狐貍說,[比如說你下午四點來,那么從三點鐘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時間越臨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點鐘的時候,我就會坐立不安;我就會發現幸福的代價。但是如果你隨便什么時候來,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時候該準備好我的心情……應當有一定的儀式。]
[儀式是什么?],小王子問道。
[這也是經常被遺忘的事情。]狐貍說,[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引自《小王子》
乍聽到[儀式]的第一反應,是[作],[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卻待它如初戀],相比如今也很難找到如此心態的人了吧,平淡無奇與匆匆忙忙早就把生活過成了鳥樣,下班到月黑風高,迎著凜冽寒風吃口熱餅,平日里隨意亂丟的衣物,總也收拾不完的家務,還有那該死的拖了半天的地面,依然白毛依舊……生活被過成了一潭死水,我們還抱怨它的無聊無趣。
儀式感對于生活的意義就在于,用莊重的認真的態度去對待生活里看似無趣的事情,不管別人如何,一本正經認認真真地把事情做好,才能真真正正發現生活的樂趣。這時總會有人跳出來,[哪能這么作,你還沒孩子,等有了孩子就知道難了……],[這是過日子嗎?窮裝!讓人笑掉大牙]等等之類甚囂塵上,想來也是,如果看著賬單和工資的嚴重比例失調,何談[儀式]?人早[已死]!
生活其實早就被人定義:生下來,活下去。仿佛眾人來世,窮極一生的目的只為最后的一塊墓碑,那我們把生活過的就太草率了。其實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和缺乏儀式感是一個含義,在戀的時候,會去精心準備一次約會,一個禮物,每個相戀的日子都如同在蜜罐中瘋長,但進入婚姻,當兩個生活習性強烈碰撞后,缺點、不慣、無法接受慢慢充斥日常,所以我們也難以再收拾心情去準備一次砰然心動了。
吧啦吧啦這么多,儀式感到底是個什么鬼?其實大致可以理解為[走形式],但是屬于用心的一種走形式。我會每年的情人節去同一家花店買同樣的花,但也會提一樣的要求,玫瑰是要從保鮮柜拿最新鮮的?但未全開的,百合要一開一閉兩只,包裝要彩帶扎好,即便結婚后,明知這個包裝根本[存活]不過10分鐘,因為花店就在樓下不遠,回到家總要被拆開插入花瓶,但要求絕不會變,因為這是一種儀式。有些人總也習慣不了,覺得大男子主義,都結婚了,要這些有的沒的有何意義,不如多賺點錢,好不容易體會到重要性,決定要買一次送給自己老婆,也是草草了事,甚至不屑,買回一束花,回到家往桌上一扔,[哎!給你買的啊],然后轉身去玩自己的電腦,留下自己的夫人,一臉漠然的看著鮮花,表情里分明寫著[你是猴子請來逗逼的嗎?]。
所以我們很多人都漸漸忘卻了自己很認真的對待一件事,或者說很不同的對待一件事是什么時候了,即便我們真正開始對待了,又有多久沒有去走心的準備一次?雖然你我都清楚,明早醒來,依然會被瑣事纏身,沒完的犯錯,不停的連帶,總也修不好的設備,回到家又是一堆家務………但我們總要明白,我們不僅是為了活著而生活,而是為了生活而生活,通過儀式感喚醒對自己內心的尊重,也是對生活的尊重,你才能感知生活的美好,因為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展現的什么樣,它就回報給你什么樣。
#2656-Seven-Seven707#橙子學院碼字島第11篇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