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戒學堂IP營第四季打卡第19天, 2259字,累計38891字。
《今生有幸遇見你》第一百三十七章
這一年的科舉考試,青年才俊頗多。陳子韌早就提前帶著祖母和二弟回了京城。安頓好婆婆,看著和丈夫身材差不多高的大兒子,阮春花忽然覺得時光過得好快啊。她的大寶已經長大了,小二都是個翩翩的少年郎了。
“流光人容易把人拋啊,一晃我的兒子都這么大了,我忽然就覺得自己老了!”阮春花拉著兩個兒子,左看右看嘆息出聲。
“娘才不老。”陳子韌的聲音低沉而擲地有聲,不過也就這么一句,這陳家大郎比他爹更沉默寡言。
“娘,您最美了!您跟兒子們到街上去,不知道的人都說您是我們的姐姐呢!”陳小二的嘴最伶俐,臉皮也厚,好話就跟不要錢似的,三兩下哄得阮春花眉開眼笑。
“怎么沒看見三弟呀?去學堂讀書了嗎?”
說起這個三兒子,阮春花就頭疼,陳家小三郎是個死腦筋,安王妃的一句玩笑話被他當了真,除了去學堂,一有時間他就去安王府找他的朝陽妹妹了。
“大哥,二哥,抱抱。”陳家的小四陳子駿和小五陳子豪邁著小短腿噠噠噠地跑了過來。陳子韌和陳子喬一人一個,抱起兩個一模一樣的小弟弟,弟兄幾個一片歡聲笑語。
傍晚的時候,陳臨風從衙門回來,陳家的小三郎陳子軒也從安王府回來了,難得他沒在安王府賴著吃晚飯,到底還記掛著他的祖母和哥哥們從老家回來,全家要吃團圓飯的。
陳臨風看著從高到低的五個兒子,面上雖然還端著,但心中早就一片柔軟。阮春花攙著婆婆林氏,從內堂出來,林氏看著父子六個人,早就笑得見牙不見眼。她拍了拍阮春花的手,“來,跟娘坐一塊兒!回頭今兒個就跟娘一起住,咱娘倆好好說說體己話。”
“好啊娘!這回回來,您說什么也不能再回老家去了,讓我跟臨風哥哥好好地盡盡孝心!”
“不回了,不回了!我大孫子金榜題名之后,就要說媳婦兒了!我還等著抱重孫呢!”一句話說得陳子韌難得紅了俊臉,一家人團團圍坐,歡歡喜喜地吃了一頓團圓飯。
十年寒窗苦,一朝登龍門。會試之后,就是殿試。 陳子韌考中了榜眼,靖隆帝看著眼前俊逸非凡的少年英才,心里很是感慨。陳臨風長得那么難看,他兒子居然長這么俊。早知道長這么俊,就讓他也做狀元郎了。父子雙狀元,這說出去也是一段佳話呀。
陳子韌沒有進翰林院卻請求進了大理寺,做了大理寺評事,正七品。陳臨風去年就被皇上調離了大理寺,做了工部侍郎。靖隆帝實在不敢讓陳臨風在大理寺再呆下去了,水至清則無魚,有好多事兒就不能弄那么明白,要是讓陳臨風再這樣下去,他這朝堂怕得空出大半了。所以靖隆帝面上給陳臨風升了官兒,實際上是把他從大理寺給摳走了。
工部負責“土木興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寢供億之典”,負責管理全國所有土木、水利工程,機械制造,工程,礦冶、紡織等官辦工業,權力其實相當廣泛。只是,士大夫們,大多瞧不起這些與匠人、工人直接打交道的具體事務,因此工部在六部中排名最低。
靖隆帝把陳臨風扒拉到工部,讓他與各路的工匠,工人打交道,別在朝堂這兒天天礙眼。陳臨風去了工部,讓各個王爺和很多朝里大臣暗中松了一口氣!
不過轉頭聽說陳臨風的大兒子進了大理寺,眾人松了的那口氣又提起來了!皇上什么意思啊,弄走陳臨風,又把陳臨風兒子塞進去了!埋個釘子啊!不是榜眼嗎?進翰林院不好嗎?長得那么俊朗,皇上不喜歡嗎?還是恨烏及屋,不待見陳臨風,連著也不喜歡陳臨風的兒子了!
不喜歡,外放出去不好嗎?弄大理寺去干嘛?接陳臨風的班嗎?添堵啊!這個叫陳子韌的小子,雖然面白如玉,比他爹好看的不是十倍百倍,可那冷冰冰的樣子,看著比陳臨風還難接近。而且能力還很強,不到一年就升了一級。皇上不待見陳臨風,也沒耽誤給他升官。這證明皇上還想要他來干活,他也確實能干,現在在工部又干的風生水起。
很多人的心思又開始轉了,陳家這小子這能力好像不比他爹弱呀!而且長得還俊,這小子的現在可以說親了吧,別看陳臨風難以接近,可他對他家的夫人是言聽計從啊,這京城沒人,不知道陳家夫婦恩愛。若是能和陳家能結了親,把自家女兒侄女什么的嫁給陳子韌,不怕這小子不就范。
于是阮春花發現自己在大大小小的宴會上人緣突然變得好了。有很多人開始有意無意地打聽她大兒子了。
“臨風哥哥,咱們是真老了,可以做公公婆婆了,有很多人要給咱家大寶說親了!”
“老了?我老了倒是真的,我原本也沒好看過。娘子可不老,紅顏依舊。”
“不是吧,怎么跟小二似的,突然伶牙俐齒了。人家跟你說正事呢!”
“為夫說的也是正事!”
“懶得理你!我告訴你啊,外頭要有人跟你提起婚事,可不要隨便應了。子韌的脾氣比你還倔的,我可不敢隨便應他的婚事,你也小心些,可別在外頭瞎許諾什么。”
“這姻緣都是天定,緣分到了自然不用愁。老大對這司法刑獄之事特別上心,先立業后成家,等他做出一番政績來再說吧!你將他生得這樣俊,還愁兒媳婦嗎?”
阮春花眉開眼笑,“那倒是,老大的婚事不會像你一樣的發愁。就憑我兒子這張臉,這京城多少小姑娘都排著隊等著嫁他呢!”這兩口子倒是心大的,半點兒不為兒子的婚事發愁。
陳小二又跑回青山縣去了,說是為了考舉人,去青山書院讀書了。說是讀書,其實一大半時間不是自己出去游學,就是跟著他三舅到處行商。就算他這樣吊兒郎當的,居然高中舉人前三名,讓那些天天頭懸梁錐刺股的人情何以堪吶?
小三郎就別提了,他爹做了工部侍郎之后,他算如魚得水了。他于這機械方面真是有天賦,幫著工部改良了許多農耕器具,還受過皇上特別的嘉獎。
京城里的許多人忽然羨慕起了陳臨風。夫人聰慧能干還貌美如花,身家豐厚。一口氣兒生了五個兒子,個個相貌不俗。前頭這三個可都是聰明伶俐的有才能的。后頭那兩個小的想來也不會差。陳臨風他可真是好狗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