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罷晚飯,趁著天氣涼快一些,就在門前的廣場上散散步。
看著一些十五六歲十七八歲的孩子們,他們在一個一個的練習著滑板車的一項運動,個個滿頭大汗,時不時摔倒在熱乎乎的水泥地上,爬起來咬著牙繼續去練習一個我覺得并不是很難的動作(我是根本不會也不敢玩這個滑板車的)。還有兩三個在練習溜冰運動,動作也是炫酷驚險。
想著店里兄弟有一臺滑板車,就想去親自測試一下到底有多難那個動作,就快步回到店里,把那臺平時我壓根不感興趣接觸的滑板車放在門口,通過我的演示給他們瞧瞧,這個很難嗎?
。。。
中間過程持續了20幾分鐘,省略掉1380字的痛苦描述和狼狽不堪。
。。。
氣吁喘喘的我確實覺得很尷尬,剛才在廣場上還覺得那個動作能有什么難的,到現在,我連最基本的站上去的平衡感都做不到,怎么就輕易的下定論認為那并不是一件難事呢。
這個小事,也給我不小的感慨。促使我反思自己的眼高手低,自命清高,想當然。有時候我確實也犯過吹毛求疵的毛病,對親人朋友同事過于苛刻,對他們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不以為然,甚至對他們努力付出之后,給予的不是欣賞肯定的話語,而是一些熱嘲冷諷,總覺得這樣,對他們打擊,是對他們好。
猶如今天晚上我在門口這樣的反復練習,最基本的站上去的動作都沒學會,這時候如果我的朋友對我進行指責或者是嘲諷,想必我也是很傷心的。
當我們面對與人交流的時候出現溝通障礙時候,出現不理解時候,確實應該換位思考:如果我是你,可能我真的沒有你做的好,你是很棒的!多一些鼓勵,多一些寬容,多一些欣賞和肯定,人與人之間,是不是會更和諧呢。
我辦了一個三四百號人的群,七八個月時間了吧,以前我在別人的群里時候,總覺得群主怎么這樣管群,群主那樣做太不合理了,群主應該怎么做等等發牢騷的或者是不服氣的話:要是我管,哪能會是這樣?也是對別的群的群主滿腹牢騷,一臉不屑。去年真有一天,我嘗試辦了這個全國各地的三四百號人的群,當了所謂的一個群主,才知辦群真的不容易。別看區區幾百號人,各色人物都有見識,各種意見通過各種形式使我了解。想管好這樣一個群,真的很難。其中滋味,沒有親自去辦群,果真是感受不到。
也曾幾何時,對公司也是滿腹牢騷,要是我去公司做@#¥職位,我絕對如何如何,我會如何如何,等等云而。。。但是現在我就不會有這么沖動了。可能吧,這就是成長。
今晚發生在我身上的小例子,我也是在反思我過往的種種不成熟,同時也在給自己警醒,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一定要謙虛謹慎,摒棄眼高手低,紙上談兵。對社會的種種現象,在發表言論評斷時候,也要全面的思考,不能偏執偏見。
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這些以上上學那會兒覺得很空的理論,現在才越發感受的深切。
與大家共勉,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