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給大家介紹了一部天才小外甥女和她美隊舅舅的電影,今天我們來聊聊一個呆萌小姨和她癡漢大外甥的故事。
影片開場,一個神色凝重的男青年抱著一個不怎么開心的小女孩,兩人都一身黑衣、一言不發。
而這兩位就是故事的主角,單身上班族河地大吉和小蘿莉鹿賀凜,看姓名就知道他們并不是父女關系,但在本片中,他們卻因為某種機緣,有了如同父女一樣的羈絆。
想知道怎么回事的,趕緊跟我一塊看看這部——《白兔糖》
故事始于大吉的外公的葬禮,來到現場的大吉跟親戚們打完招呼,注意力就被院子里的陌生小孩賀凜吸引,詢問之下他才知道,凜是“外公的私生女”,也就是說,大吉忽然憑空多出來一個6歲的小姨。
而這個真相隨著外公的去世變成了麻煩——家里的長輩們坐在一起絞盡腦汁,不知該如何“處置”只有6歲的凜,有人以 “忙”為由率先推辭;有人覺得凜看著不正常,不愿照看;有人建議直接把凜送到遠一點的孤兒院,杜絕“后患”。
大吉看著家里討論得熱火朝天的長輩們,再看看院子里孤零零的凜,于是特別帥氣(仗義)地決定——由自己把凜接回家一起生活。
而話不多的凜也瞬間答應了,依賴般地抓住了大吉的衣角。
至于凜答應的原因嘛,是因為大吉跟外公(凜的生父)長得實在太像了,以至于來參加葬禮的親戚們見到他都以為外公詐尸并返老還童了。
就這樣,大吉主動開啟了跟未成年小姨一起生活的新篇章。然而,雖然大吉一開始自我感覺良好,認為把凜接回家這事兒做得炫酷無比,秒殺了一眾光說話不辦事的親戚,但帥不過幾天他就開始后悔了:因為身為單身狗的大吉,對于養小孩這件事就是零基礎,所以凜剛到的時候,大吉干什么事情都一副焦頭爛額的樣子——他不知道孩子怎么才能進保育園,也不知道小女孩上保育園不能穿裙子,連去商店買個女童裝,都會被其他的媽媽們當成怪蜀黍笑話,最后還是在妹妹的提示下,大吉才給凜選中了距離較遠,但是能24小時看孩子的臨時保育園。
雖然暫時解決了上班時間如何看孩子的問題,但6歲的小姨還是讓大吉的生活發生突變,而其中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大吉變成了時時刻刻都仿佛打了雞血的慌張奶爸——每天他需要早早起床,帶著凜一塊擠地鐵、去保育園,出了地鐵他還要人肉扛著年幼的小姨狂奔一段路程,跟老師打好招呼后來不及喘氣喝水,大吉就要沖回地鐵,去公司打卡上班。
而由于工作忙碌,大吉幾乎每天都加班到天黑,為了不讓凜等得心急,他下班后也是以百米沖刺的狀態、瀕臨崩潰的心情奔向保育園接小姨回家。
為了這種沖刺生活,大吉還專門買了雙跑鞋,到了公司才匆忙換上皮鞋。
然而就算再有體力、裝備再專業、保育園再負責任,大吉也敵不過每天周而復始的狂奔,凜也駕馭不了每天漫長無聊的等待,沒多久外甥和小姨就雙雙身心俱疲。
大吉覺得再這么下去也不是辦法,于是經過慎重考慮,他跟上級說明了實情,申請調崗去不用加班的科室,并給凜換了一個離家近一點的幼兒園。
雖然這個決定讓他犧牲了正在上升期的職位,但好在大吉去了新崗位后遇到的同事們,各個都是瘋狂炫閨女的奶爸,
這讓大吉在工作之余還能得到不少過來人的意見,他漸漸明白了跟小孩子相處,最重要的就是溝通和耐心傾聽得到這些“真傳”,一開始焦頭爛額的大吉開始有了爸爸的模樣——凜因為自己尿床,擔心給大吉添麻煩,大吉得知后就用自己的尿床黑歷史逗樂她;凜晚上睡覺怕黑不讓關燈,大吉就把天花板貼成了亮晶晶的星空;
凜不時想念去世的父親,大吉就耐心傾聽小姨“叨叨”自己外公的日常。
而與此同時,凜也在新幼兒園里交到了好朋友幸樹,性格也變得開朗起來。
劇情到這里,雖然兩個人物在血緣關系上是“小姨和外甥”,但本質上凜和大吉更像是關系親密的父女,兩人睡姿神同步。凜也因為大吉每天按照約定接送自己而越來越信任他,甚至把大吉放在了跟父親同一個“等級”上,而隨著兩人的融洽相處,大吉也從凜的話里找到她的親生母親正子的線索——她曾經以保姆阿姨的身份出現在外公和凜的身邊,大吉后來經過調查發現,當年在外公家當保姆的正子現在成了一個漫畫家,于是趕緊聯系對方了解真相。
原來當年正子一門心思想靠畫畫出人頭地,根本不想為意外到來的孩子放棄事業,而大吉的外公見此不忍讓孩子受苦,就謊稱凜是自己的私生女,讓她隨了自己的姓氏“鹿賀”。
所以大吉和凜在血緣關系上,并不是真正的“外甥和小姨”。
然而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大吉卻對“父親”這個角色越來越入戲,他想到以后凜還要上學,但姓氏還隨外公那邊,這可能會帶來諸多困擾,于是就想正式把凜過繼成自己的孩子但這個想法隨后被凜一票否決,因為在凜心中,父親是父親,“大吉當大吉就好”。
從這里就能看出,凜其實對父親的去世仍然無法釋懷。
于是一天,她和同樣失去父親的好朋友幸樹看到其他小朋友都在畫爸爸媽媽,兩個小伙伴頓時陷入無奈和沉思之中。于是他們趁著老師不注意,偷偷溜出了幼兒園。這下可把大吉和幸樹的媽媽給嚇壞了,連忙扔下手頭的工作出去找孩子,
而與此同時,在外迷路的凜和幸樹遇到了一個頭發凌亂、長得不像好人的年輕人,他給兩個孩子指路到偏僻的山間小路,還一路邊笑邊尾隨孩子們。
這樣的交叉剪輯和鏡頭暗示,讓觀眾分分鐘腦補不忍看到的“《熔爐》《素媛》式”情節。
不過小伙伴們不要太擔心,兩個孩子其實沒事,幸樹只是拉著凜左拐右拐去看他的爸爸,兩個好朋友因為想念各自的爸爸,瞬間產生了同命相連的感覺,在墓地失聲痛哭起來。
等他們哭完整理好情緒,便一塊兒灰頭土臉地回到了大吉家。
至于前面說的那個看起來很詭異、不像好人的年輕人,其實是超級喜歡小孩的大吉妹妹的男朋友。
雖然這次“出逃”事件讓大人們焦急,兩個小孩也大哭一場,但似乎對于他們來說都不是什么壞事——因為經過發泄,凜終于對父親的離世不再那么的難以接受了,性格也徹底地開朗起來,而大吉也對為人父母這件事有了最透徹、最真實的體會——當爹當媽不會讓人變得越來越堅強,反而會因為孩子而變成事事往最壞處想的膽小鬼,但這種擔心也是正常的,因為在大人眼里,小不點兒們總會讓大人提心吊膽
影片結尾,生活一切照舊,大吉早上被凜用踩踏的方式殘忍叫醒,兩人繼續狂奔在上學和上班的路上,大吉也順利晉升為跟同事們一樣的曬娃狂魔。
故事講完,大家可能都看出來了,這又是一個劇情略顯俗套、大人和孩子相互治愈的溫情故事。
影片在豆瓣得到7.9的分數,除了兩個主演松山研一(大吉)和蘆田愛菜(凜)本身的人氣,還有一部分來自于同名漫畫和動畫的粉絲效應,光是凜的“萌”人設就足以牽動各種“怪蜀黍和怪阿姨”的小心臟。
不過在我看來,《白兔糖》最有意思的便是它的故事設定,拋開“小姨和大外甥”這個非常規家庭關系,整體上影片說的還是年輕人初為人父的感悟。
在照顧凜這件事上,大吉的態度和變化是十分明顯的,一開始他天真以為收養個孩子是捎帶手的小事,還當了一回“豬隊友”,想替自己的老媽把這個差事攬過來,你們體會一下他當時的輕松口氣:而當大吉真正開始照顧凜之后,頓時覺得自己是自討苦吃,吐槽自己一時耍帥不計后果,直到經歷了凜上幼兒園、被迫換崗位、凜“翹課出逃”等一系列頭疼的事件之后,大吉才發自肺腑地感受到為人父母的那份艱辛和挑戰。
而從單個人物的經歷來看,電影《白兔糖》說的則是成長和治愈。
成長主要體現在大吉這邊,整個過程可以被看做是一次由男孩向男人的轉變和升級,從一個說話不計后果的單身狗,變成了腳踏實地、有責任心的未成年監護人。
不僅如此,大吉還因為這個經歷與幸樹的媽媽結緣,擦出了愛情的小火苗。
至于治愈則體現在凜這邊,從影片開頭凜送別父親開始,她就始終處于一種缺失父愛的心理狀態,生理上也開始出現不時尿床的反應。
而當與外公樣貌“嚇人般的神似”的大吉出現之后,讓凜覺得父親開始以另一種形式陪著自己,她珍惜與大吉的相處,甚至小心翼翼地問大吉會不會死,生怕自己還會再失去一次。
好在大吉是個靠譜的好青年,一次次的玩命沖刺、氣喘吁吁和滿頭大汗,讓凜再次體會到有父親照顧的那種安全感,
而影片結尾凜的停止尿床,也似乎正式宣布她解開了父親去世的這個心結,開始迎接新的生活。
所以不論是從故事噱頭還是內核來說,這部《白兔糖》做到了既能吸睛,又能讓觀眾收獲萌點,還能被劇情治愈,更能感受到為人父母的那種心累、焦慮、卻又痛并快樂著的復雜體驗。
所以最近想要被治愈、想跟自己的父親過一個有意思的父親節的小伙伴們,不妨跟家人一起刷一遍這部甜而不膩的《白兔糖》。
《白兔糖》鏈接:http://pan.baidu.com/s/1dF6CIsh 密碼:9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