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電急救措施---心臟復蘇

前一個小時看到男生在網吧觸電身亡的新聞,視頻中的其他男生基本上都不知道觸電之后如何急救,著實是有些可悲的。
還有網絡上的圣母倒也是很多。。。。。。。
觸電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人和帶電體分離。這個想必人人都會,主要是之后如何急救就不一定人人都會了。

百度經驗上面是這樣說的:
  • 1.判斷是否有意識,可以大聲呼喊或者搖晃觸電者,貼近其嘴巴、鼻子看齊是否有呼吸,以及摸其頸動脈是否有脈搏。
  • 2.開放氣道,將患者置于平躺的仰臥位,這時施救人員要跪在患者身體的一側,一手按住其額頭向下壓,另一手托起其下巴向上抬,標準是下頜與耳垂的連線垂直于地平線,這樣就說明氣道已經被打開
QQ截圖20160607131246.jpg
  • 3.人工呼吸。如患者無呼吸,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兩次,然后摸頸動脈,如果能感覺到搏動,那么僅作人工呼吸即可。
    方法:最好能找一塊干凈的紗布或手巾,該在患者的口部,防止細菌感染。施救者一手捏住患者鼻子,大口吸氣,屏住,迅速俯身,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快速將氣體吹入。與此同時,施救者的眼睛需觀察患者的胸廓是否因氣體的灌入而擴張,氣吹完后,松開捏著鼻子的手,讓氣體呼出,這樣就是完成了一次呼吸過程。每分鐘平均完成12次人工呼吸
  • 4.胸外心臟按壓。如果患者一開始就已經沒有脈搏,或者人工呼吸進行一分鐘后還是沒有呼吸,則需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其實順序不應該如此,下文會說)
    方法:施救者先要找到按壓的部位。沿著最下緣的兩側肋骨從下往身體中間摸到交接點,叫劍突,以劍突為點向上在胸骨上定出兩橫指的位置,也就是胸骨的中下三分之一交界線處,這里就是實施點。施救者以一手疊放于另一手手背,十指交叉,將掌根部置于剛才找到的位置,依靠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壓,胸骨的下陷距離約為4-5厘米,雙手臂必須伸直,不能彎曲,壓下后迅速抬起,頻率控制在每分鐘80-100次。
    注意事項:必須控制力道,不可太過用勁,因為力道太大容易引起肋骨骨折,從而造成肋骨刺破心肺肝脾等重要臟器。老人的骨質本身就脆,更要加倍注意。
    QQ截圖20160607131910.jpg
  • 5.單人施救和雙人施救的比例。單人施救時,每做15次人工呼吸,就做兩次胸外心臟按壓;雙人施救,則是每做10次人工呼吸,就做兩次胸外心臟按壓。
    ![Uploading QQ截圖20160607133714_930918.jpg . . .]
我查了下其他網站上的資料,最科學的方法應該如下

(資料主要為2010國際心肺復蘇指南)
2005年的舊版心肺復蘇指南,急救次序是A-B-C,即開放氣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人工循環即胸外按壓(circulation)。但2010年版的心肺復蘇指南卻顛覆了這一標準。
新版心肺復蘇指南將急救次序從A-B-C改為C-A-B。


QQ截圖20160607133714.jpg

百度經驗上的順序已經過時,畢竟也是前人寫的,久不更新就成這樣了。
貼上2010年的心臟復蘇指南鏈接:
http://wenku.baidu.com/view/c61ed7ffc8d376eeaeaa3128.html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