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馬遜上看到這樣一句推薦:“十年前的夢想,如果還沒有熄滅,就讓它永遠燃燒吧!”很勵志的一句話,再加上這個書名《孤獨小說家》,恰能引起人們的好奇。至于書封上其他浮夸的宣傳語,基本可以直接忽略。
這是一本溫情的書。整本書的格調緩慢且,父與子相依為命,沒有種種意外和狗血。父親為了養(yǎng)家糊口,只能一本本的寫小說,哪怕小說一點都不賣座,哪怕首印幾千本都要滯銷一半以上。兒子這樣鼓勵父親:“爸爸,又寫不下去了嗎?我們這個月少吃幾頓好吃的吧。”“爸爸,不要一直偷懶喔,不然咱們倆怎么生活下去。”父親在理想與養(yǎng)家間艱難的尋求平衡,兒子頗為懂事的為父親分憂,這平淡的親情卻真能溫暖人的內心。
這是一本關于小說家現狀的書。書中對作家生活的描述,讓人對日本普通作家的現狀有些了解,在一定程度上也與中國的寫作圈有些相似。與普通人對作家的認知不同,暢銷書和暢銷作家僅是極少數幸運的人,大部分作家只能將寫作當做一份工作,并且不是什么高薪工作。
前年的時候,一位小有名氣的網文作者賊道三癡遺憾辭世,記得那時看他最后一次更新,里面提到他治病的狀況,對寫作的熱愛,對生活的渴望,對斷更的遺憾。賊道三癡的辭世卻沒能給寫作者多少驚醒,大部分作者仍然是拿身體在拼。出版界的作者還在發(fā)瘋一般的打磨劇情,網文作者還在每天保持上萬字的更新。
寫作者們多數都伴有頸椎、腰椎病。而夢想的動力,或者說糊口的壓力讓他們只能咬牙堅持。
這又是一本給人思考的書。這本書里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沒有不停反轉的沖突和矛盾。從劇情角度講,并不是一本討喜的書。這也是我在豆瓣上看到本書好評不多的緣故。那么作為書評來講,總要說點不同的東西,比如思考,比如書中這段話:
“完美是什么,耕平想。一切不過是外人的評價而已。真正重要的,是那些被小說或電影刪節(jié)的生活細節(jié)。猶猶豫豫、迷迷茫茫中頂住生活中的壓力,期待著明天嶄新的開始。”
我們都說“十年磨一劍”,我們還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自己眼中,這十年中,有太多鮮活的細節(jié)歷歷在目,我們想把這些細節(jié)拿出來給人看,遺憾的是,人們往往沒有共鳴。在他人的眼中,十年的堅持是很牛逼的一件事,牛逼是一個詞,辛苦是一個詞語,這樣一個詞來形容所看到的的付出,已經是極大的肯定了。如果你還嫌一個詞不夠,那就用兩個詞形容。還想要更多?對不起,沒有了。
人的一生中,總要有幾個豁然開朗的瞬間,或者說忽然被拯救的瞬間。在這之前,許多事懵懵懂懂、猶豫不決,當這一瞬間來臨,便像是進入另一個瞬間一般。充當這些瞬間的介質的,可能是一句話、一件事,也可能是一本書。
對于讀者來說,讀書能給人更多的這種恍然大悟,這才算書籍給人真正的福利。對于作者來說,某段話、某個情節(jié)能給人更多的共鳴,是他們無聲的功德。書中這樣說:
“我想,在場的各位應該都有被書籍拯救的經歷。在生活苦不堪言的時候,在人生失去方向的時候,在厭惡一切的時候,無意中拿起一本書,它能推你一把,讓你邁出新的一步,讓你產生重新面對社會的勇氣。連一本滑稽可笑的梳理,也有拯救生命的力量。”
最黑暗、最絕望的時候,正是你離夢想最近的時候。你只需要再站起來一次。這是簡介中的一句話,足夠勵志,足夠熱血,但并不夠契合主題。
要我來說的話,支撐著我們堅持下去的,并不主要是夢想,而是為了不至于“五十年鴻業(yè),說與山鬼聽”。在真正成功時,人們方能注意到你十年磨劍中的種種細節(jié)。否則,你的故事中,所以細節(jié)都被刪除,最終只值兩個形容詞罷了。而這,也是我從這本書中所得到的細節(jié)。
PS:亞馬遜會員可以免費借閱,有會員的話可以借來看看,實體書的話就不必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