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這幾天,我一直在思考該怎樣去寫好一篇書評!原因是我同學和我說:讀書應該是與更多的人交流思想,而不是閉門造車!而我不喜歡與別人分享自己的想法,是因為每個人都是自由的獨立的思考“物”,正如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一樣,人的思想也沒有!我這幾天一直想也許他的話是對的,人與人交流才能進步,分享才能有所收獲!那我也與別人分享一下我的想法吧!
既然是對別人的作品進行的小小評價,那就應該是誠懇的真實的去表達!三言兩語的書評,可能是精華,亦可能是廢話!長篇大論太過于表達情感,從而浪費“感情”!
我常說:讀書給人以反思,顧名思義就是舉一反三的去思考,書中講的是不是內心中那個真實的自己,從而進行反思,重新定位自身,讀完這本書你能聯想到什么,也許你就收獲了什么!
朗讀者的節目播出后,我很喜歡,喜歡影視中朗讀的文章,也喜歡主持人在節目開場說的那些無論我怎么想也想不出來的經典語句!結果出書了,這下可以讀書,能夠再一次的欣賞一下這些有著魅力的文字!看了節目再去讀書!每段文字對應的畫面立刻就會浮現與腦海,形成對號入座!我想這就是文字與影視作品的區別所在吧!這也是文字獨特的魅力所在吧?
只有字不逮意時才會用影視去表達,影視比文字更具吸引力!但在一定程度上,文字所表達的,影視不一定能夠表達的出來!文字是對影視的補充!影視是在文字的基礎上進行的創作,或縮小或放大!
沒有文字拍不出影視!
有影視未必寫的出文字!
朗讀者讓我知道了許多好書的存在,偶爾興起會把每一段朗讀的作品富有情感的朗讀,則自己就是那個站在舞臺上的朗讀者!
朋友們:縱是影視是茅臺、五糧液,文字也一定是大眾的典范《老村長》!
許多人說:讀過的書,讀完了也忘了,有什么意義?我以前也問過我自己,然而還是稀里糊涂的傻看傻想!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本書,解釋了我藏于心中很久很久疑問,她說:你讀過的書就和你吃過的飯一樣,你吃過的飯,吃完就消化的“出去了”,你得到了什么?那已經成為你身體成長的血肉!你還要去得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