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看似虛無縹緲,甚至在現代人看來還有些矯情的詞,實際上卻是每個人心中不愿意拿出來探討的話題。
? 為什么不愿意再拿出來討論的原因很簡單:要么是自己已經忙忙碌碌過著自己并不討厭卻能維持生計的工作,要么就是自以為很有自知之明的把曾經所謂的夢想埋藏了起來,還有就是連自己都說不出自己究竟的夢想是什么,換句話說就是,從來沒想過自己究竟有沒有夢想。
? 小的時候幾乎每個人都會憧憬一個個美好的夢想:做老師可以站在講臺上面對一群求知若渴的眼神時的那種驕傲;當作家可以用文字操縱筆下的每一個人物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的那種自豪,做明星可以備受萬眾矚目光鮮亮麗更可以去體會不一樣的人生……
? 我們似乎都有過類似的美好想象,幻想著走出校園后可以一展拳腳,在社會中擁有為夢想而努力的一席之地,可是真的踏進社會的那一刻起才發現,原來生活并不是那么回事,原來社會和夢想之間存在著各種各樣難以預料的阻礙。于是在生存和夢想之間,我們選擇了前者。又或者說,安撫了自己的內心想著可以曲線救國,緩兵之計,以退為進。可是很大一部分人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直到漸漸被社會忙碌的洪流沖淡了曾經的激情以及那些年口口聲聲喊著的夢想。
?我們妥協了,迷茫了,或者對于目前的生活自我感覺還不錯。此時的夢想又算得了什么呢,夢想能當飯吃嗎?沒錢沒時間的夢想聽起來就是兒戲,很多人在社會里漸漸有了一種“我現在已經很好了”的自我滿足,還有一種“我一無所有如何去追求夢想”的沮喪感,于是安于現狀每天忙忙碌碌,按部就班。于是夢想成了再也不愿意也不好意思講出口的話。
?經常會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看見那些為了夢想而奮不顧身義無反顧的人,總是忍不住羨慕一番,其實我們羨慕的并不是他們有多了不起有多勇敢,我們只是在心底里悄悄的做了一個對比,甚至偷偷的翻出自己積了灰的夢想感慨了一番,才發現原來人和人之間竟有如此的不同,而這種不同源自自己的身不由己,回頭看看自己的現狀又感到無可奈何,夢想不再是小時候不假思索就能喊得出口,現在連說一下的勇氣都很艱難。
我們都是平凡的大多數,是這個世界最基礎的組成部分,而那些特立獨行勇往直前看似不合群的人,正因為屬于少數,所以才會顯得那么特別那么引人注目,這就是為什么天空里的星星同樣都在發光,而北極星和月亮會被人們一眼就認得出來。當月亮盡情的釋放自己的光輝的時候,身邊所有的星星都暗淡到幾乎不可見。明明擁有同一片天空,我們一起存在,可是卻只是背景板。
前段時間有個朋友告訴我他要辭職,我很驚訝,因為他在中國移動做客服,不僅工作環境好福利待遇好幾乎算是鐵飯碗,但他卻說這一切都太安逸了,他想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當我問他,那你喜歡的是什么呢?他卻回答不出來。單純的覺得自己該為了一個連自己都無法確定的夢想和喜好而試圖推翻眼前的生活,看起來是為了夢想義無反顧,實際上卻是一種極不負責任的行為。
?誠然,來到這個社會上我們都不可能在了無牽掛的去隨心所欲,當然除非你財力和時間都足夠支撐你無比堅定的夢想,如果這三種缺少任何一個,那必定是一次失敗的冒險。
?響亮的口號,振奮人心的雞血,似乎影視劇里的故事都那么美好,努力一下就會成功,說一句為了夢想而顛覆眼前的生活最后就一定過上想要的生活。可是人生畢竟不是一部電視劇,沒有人為你寫好劇本,在它喚醒你內心深處那個美好的夢想的同時,是不是應該仔細的想一想,眼前的工作究竟是為了混口飯吃還是真的是在為夢想而儲蓄能量,而你是否還保留著最初那一點點的熱忱。
?一路跌跌撞撞里我們也不可避免的長大,可是為什么說長大了就應該安安分分的找一份工作找一人結婚,畢竟人生只有一次,為什么要按照看似約定俗成的套路去交代完自己的一生呢?
?這個世界上沒有夢想不是最可悲的,最可悲的是,你明明知道自己的夢想是什么,卻沒有為它做過哪怕一丁點的努力。在有生之年,在工作之余,在你覺得夢想和青春不應該被淹沒,或者在你有足夠能力的時候,是不是應該去做一些和夢想有關,和工作無關,能讓自己感到幸福快樂的事情呢?如此在暮年之時回首過往才不會說:如果當初我做了一些和夢想有關的事情,那該多好。
請讓我們的人生,少一些如果,多一些幸好。
? ? ? ? ? ? ? ———《一省吾身》棠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