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一位朋友聊起日本,想到2015年十一假期的大阪自由行至今還沒寫過游記。朋友說,寫寫吧,也給我今年去大阪做個參考。于是這才開始動筆。
大阪自由行是我近幾年旅行中很美好的一次體驗。之所以玩兒得舒適,一是因為日本的基礎設施相當完善,交通、購物等方面都基本沒有遇到問題,大街小巷都非常整潔舒適;二是因為日本人熱情有禮,對游客總是很友善;三是日本有它自己的文化,讓這次旅行不只是逛吃逛吃。
所以日本是個值得一去的旅行目的地,大阪、奈良和京都的美好讓我非常懷念。
出行交通
到達大阪是乘坐東航的MU271在上海轉機,換乘MU729到達大阪關西國際機場。返程也是選擇的東航,在大阪乘MU730到上海轉機,再乘MU272到北京。同屬東方航空,轉機不麻煩,在飛機上的時間也不長,總體來說還算舒適。雖然直飛會更快捷,但我們選擇了比較實惠的方案。因為是國內航司,對飛機餐不要抱有什么期待。
在大阪出行會嚴重依賴公共交通,出租車是非常昂貴的。所以我們一到機場就先辦了張ICOCA卡,適用于大阪市內的所有地鐵和公交,之后可以在地鐵站里充值,坐地鐵、公交和JR線都可以直接刷卡,很方便。跨城交通方面,ICOCA也滿足了需要,尤其在往返大阪、奈良和京都時,不需要再單獨購票。
其實也可以選擇其他交通卡或旅游通票,我出于方便考慮選擇了ICOCA,在旅行過程中沒有遇到什么問題。有朋友提到在關西辦理Suica卡(也就是西瓜卡)會很方便,但這不是我的選擇。
關于關西旅行的交通卡,還可以查閱這篇攻略:《2016日本交通卡攻略》,http://bbs.16fan.com/thread-248105-1-1.html
我不會花什么筆墨來介紹如何在不同景點之間換乘公共交通。推薦使用Google地圖,對公共交通的支持非常完善。另外百度地圖現在也上線了日本地圖,如果不熟悉英語的話,百度地圖會是很好的備選。
住宿
住宿方面,我們在Airbnb上預訂了櫻川地鐵站旁邊的一間公寓,住了7天,費用是3440元人民幣,折合每天約500元。如果是住酒店,費用會比這貴很多。
日本的公寓都很窄小,我們租的公寓大約只有30平左右,裝修和室內設計都是非常緊湊、細致且模塊化的。舒適程度比酒店差些,但性價比很高。如果可以暫時接受局促的居住空間,在日本居民樓里住上幾天倒是很獨特的經歷,能體驗到日本年輕人的生活狀態。畢竟,那是人家每天生活起居的空間。
景點
除去旅途第一天和最后一天是在轉機途中度過的,我們在大阪一共有5天的時間來閑逛和游玩。
5天對于大阪、奈良和京都來說,時間很充裕。我們沒有選擇每天趕行程逛景點,而是只選了幾個最有代表性的地點,悠悠閑閑地游玩。這是我很推崇的旅行方式,它能讓你在旅行過程中保持愉悅放松,而不是緊張疲憊地結束行程。
奈良公園
第一天,我們坐火車直奔奈良公園,在那兒度過了非常愜意的一天。奈良公園面積不小,可以花3個小時在里面閑逛,最有意思的就是和梅花鹿呆在一起。實際上從奈良火車站出來步行沒多會兒,就開始能看到小鹿的身影,越往里走小鹿越多,它們成群結伴地圍著游客討要鹿餅。為了引起關注,它們會爭相向你點頭致意,可憐又可愛。不過鹿餅不要拿太多,小心某些貪心的小鹿咬你屁股。
奈良公園里面值得一去的景點有春日大社和東大寺。在寺里可以感受到濃郁的日本文化和獨特的建筑藝術。在東大寺旁邊的草坪坐上半個小時,看著成群的梅花鹿踏著草香漫步在身邊,這是我印象深刻的畫面。人與自然如此和諧地共處,非常難得也非常美妙。
奈良是很值得一去的地點,拿出至少半天時間在里面閑逛吧,可以很快把煩惱拋諸腦后。
京都
第二天我們去了京都。說來遺憾,京都我們只去了清水寺一個景點。因為上午起晚了,女友又磨蹭了很久,我們直到中午才抵達京都。從大阪到京都需要乘坐JR線,沒有記錯的話路程需要1個多小時。
在清水寺旁邊的順正湯豆腐吃過午飯(美食放在后面講),女友先換上了日本和服,然后去清水寺里參觀。清水寺是京都非常有代表性的寺廟之一,別致而安靜。其實京都的絕大多數景點都是寺廟,如果時間緊迫或者不是特意考察日本文化,大可以只選其中一兩家參觀。原本的計劃中我們還打算去稻荷大社,最終沒有去成。
從清水寺出來之后,我們在附近非常悠閑地小憩、喝茶直到日落,然后嘗試了一家很貴的餐廳。后來證明這是錯誤的選擇。京都其實還有很多地方可以逛,但我們只在清水寺逗留了幾個小時,感覺意猶未盡。在京都里乘坐公共汽車,穿梭于古韻猶存的街道間,總有興趣進一步探索這座文化古城。這一次沒能盡興,留下些遺憾。
大阪環球影城
第三天是到大阪環球影城。如果沒去過其他環球影城的話,非常推薦去體驗一次,會讓你感嘆國內歡樂谷之類的游樂場與全球頂尖的主題樂園存在多么大的差距。
因為環球影城里的項目很多,人也很多,如果希望盡興的話一定要購買快速通過票。我們選擇了快5票,也就是可以選擇5個項目走特殊通道,排隊時間很短。我們一大早到環球影城先玩兒些普通級別項目,然后從11點開始到下午3點之間,這是游客最多的時段,穿插選擇5個最熱門的設施使用快速通過票,如此一來一整天可以嘗試幾乎所有的大型項目,也不算很累。
環球影城的體驗絕對是值回票價(對熱愛刺激的男人們來說尤其如此),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三個項目是:哈利波特禁忌之旅、侏羅紀公園和蜘蛛俠。其他多數熱門項目也都不會讓你失望。
關于大阪環球影城的游玩攻略,我參考了這篇文章,來自螞蜂窩:http://www.mafengwo.cn/i/3148352.html。
大阪海游館
第四天,我們去了大阪海游館。我是很喜歡參觀海洋館的,而大阪海游館沒有讓我失望。這里最著名的是鯨鯊,它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大的動物種類;我最喜歡的是巨骨舌魚,丑陋而龐大,帶有某種神秘的遠古氣息;一米多長的霸王具足蟲標本讓人印象深刻;還有水母館、北極動物館、企鵝、海豹、蟹類等等,琳瑯滿目。
海游館旁邊有個摩天輪,遺憾的是這次沒能登上去參觀。如果你也喜歡海洋館,可以去大阪海游館體驗一番。
大阪城
最后一天我們先去了大阪城,這是大阪的歷史遺址公園,可以依稀看出當年遺留下來的城墻。城墻中間是著名的大阪城,里面有大阪的歷史展覽,陳列了很多盔甲、刀具等文物遺存。大阪城算是典型的“到此一游類”景點,除了登上城樓眺望周遭景色之外,沒有其他特別感受。
梅田大廈
傍晚我們趕到了梅田大廈,目的是登上大廈頂樓俯瞰整個大阪。我每到一個陌生的城市,總惦記著登上最高處去俯瞰,一如首爾的首爾塔、香港的太平山、巴黎的蒙馬特。除此之外,梅田大廈并不是一個必去的景點,而且樓頂真的很冷。周圍的購物中心倒是不少,購物放到后面再講。
美食
美食是旅行中最重要的體驗之一。日本有句俗語:“穿倒京都,吃倒大阪”。大阪素有關西廚房的美譽。
大阪的美食很多都集中在心齋橋和道頓堀附近,從網上攻略可以搜羅出很多小店。這里我只推薦我最喜歡的幾家。
元祖串。非要對大阪美食排個名的話,我首推元祖串。其實就是油炸的串燒蘸醬,但炸物一點兒也不膩,醬汁也香甜。很想再去吃一次。
順正湯豆腐。上文提到,在京都清水寺旁邊有個順正湯豆腐,類似于國內的豆腐宴,全是用豆腐做的食物。但順正湯豆腐在烹飪上花了很大的心思,每種食物的口感、質地都不一樣,有的滑嫩有的爽脆,一頓飯吃下來絲毫不會覺得乏味,還很健康。
蟹道樂。蟹道樂算不上平價,但味道對得起價格。在這里蟹肉有各種吃法,我最喜歡的是生吃刺身,此外還有火鍋、拌飯、燒烤、壽司、天婦羅、茶碗蒸…… 這里蟹肉的鮮美讓我印象深刻。
章魚燒。街邊小吃,也是大阪美食的代表作,味道很棒。
其他的諸如夫婦善哉、一蘭拉面等等,我就不再推薦了。
其實旅行中不一定只奔著網上攻略推薦的店家。那些在中文旅行網站上沒什么名氣的餐廳說不準在本地就頗受歡迎,哪怕是默默無聞的小館有時也能給人帶來驚喜。這種偶爾的驚喜正是旅行的樂趣。
其他
最后再對旅行中的體會寫些補遺。
關于購物,我并沒什么經驗,原因是興趣不在于此。其實心齋橋、梅田大廈附近都有非常多的購物中心,坐落很集中,里面滿是品牌商店。心齋橋的“大黑屋”是名品折扣店中最有名氣的(女友進去簡單看了看就出來了)。心齋橋往西走那一片有很多獨立品牌的服裝店。
關于無線網絡,這次旅行在無線網上倒是吃了不少虧。因為Airbnb的房東提供了移動無線WiFi,所以我們出國時沒有自備無線網絡。但房東的WiFi其實是每天限制流量的(大概只有500M),而實際使用起來完全不夠用,所以每天傍晚都很痛苦。建議行前準備好充裕的無線網絡。
關于行程安排,前面也提到我們是一次非常散漫的旅行。每天只安排1-2個重要景點,其他時間就是在景點周圍閑逛、品嘗小吃,到了飯點兒就找個最期待的餐廳落座。
如果時間有限,我認為奈良公園、大阪環球影城是必去的景點,大阪海游館也很推薦;心齋橋和道頓堀去一次是不夠的,可以多逛幾次;京都可以再多拿出時間來探索一番,對此我也拿不出什么具體的建議。
我的旅行體驗介紹就到此為止。大阪自由行對我來說是一段非常美好的經歷,希望對你們也是。收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