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 五十位達人的師傅,他是怎做到的?

今天讀了日本家具木匠達人秋山利輝所作的《匠人精神》這本書,作者是日本有名的家具木匠,曾給日本皇家做過家具,而讓他名揚海外的卻不是他所制作的家具,而是一所學校。

這所學校就是KBS采訪過的:秋山木工學校。

一所以學徒制為教學形式的學校,旨在培訓真正的達人。

長達八年的培訓期,期間不能玩手機,不能談戀愛,過集體生活,入學不論男女都要剃光頭。

這樣的條件,或許放在五十年前不算苛刻,但是在現代社會卻完全可以說是沒有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但是這樣的模式,在秋山看來,卻是培養能夠享譽全國乃至世界、真正具有高超技藝的達人所唯一能夠使用的模式。

因為在他看來,匠人并不是工匠,而是會“好好做事”的能夠感動客戶的達人。

那么,這樣一間看起來就不人道,近乎寺院的學校,教授的技術和別處是否有獨家不同的奧秘呢?

在秋山看來,最大的奧秘,卻是一張叫做匠人三十則的學校守則。


圖片發自簡書App


每一個學員,在入學前,一定要背誦下這個三十則,然后在學習的八年中,每天都要背誦這個三十則。

秋山認為,任何技藝或者文字,只學習一遍,是很難理解的,熟記需要幾十甚至幾百遍,而真正的融入骨子里,卻是需要成百上千遍的重復,每一天的重復,就會讓這個三十則真正融入學員的肌肉中。

其實細看這個匠人三十則,會發現竟然沒有一項是強調某種技術的,唯一可能稍微有點關系的,是進入工作坊要熟練的運用工具。

而其他的,與其說是匠人的三十則,不如說是人的行為準則。

其中秋山最重視的,就是第一條,象征著孝,因為他認為,只有愛父母的人,才有可能會去愛客戶,而愛客戶,才會做出讓客戶感動的產品,也從而才能成為真正的達人。

而按照秋山這樣的教學模式,目前已經給日本輸送了五十位可以制作可以使用百年家具的達人,都是享譽業界的大師。

這樣組成的一個達人的網絡,可以說是前途十分遠大的。

而在我個人來說,匠人的三十則,當然讓我受益匪淺,但是其中第一章提到一個匠人“五打”,卻讓我尤其的印象深刻。

打招呼

進入工作坊之前,要好好打招呼,對于同事要好好打招呼,對于父母更要好好打招呼,每天精神飽滿的打招呼的人才能在工作坊中更好的工作,飽滿的精神不僅是鼓舞自己,同時也會感染同事。

打電話

流利的而清晰的接電話打電話,不會因為描述不清誤事,也不會因為無法記錄接電話中的重點而誤事,這看似簡單,其實好多職場人竟然沒有做到

打掃衛生

這一點簡直單純的可愛,但是卻似乎就是一切整理術的核心,打掃衛生并不僅僅是打掃屋子,其實也是在清除內心里的垃圾。

打報告

每日的總結,一段時期的經歷,寫出來要交給別人看,讓別人來評論,同時寫的時候也是自我批評的過程。

打動人

這可以說是匠人精神的極致,根據客人的需求,情況制作出讓他滿意甚至出乎意料滿意的產品。這需要的可不僅僅是精湛的記憶,而是一顆真正為客人著想的心。

這五點,簡單而關鍵。

或許我們沒有成為匠人的決心,但是起碼做到這匠人的五打,也算是立足社會的一個根本。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