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發現,前兩年打得火熱的小米,近來在市場上有些冷落。不得不說,小米的饑餓營銷比蘋果做得好,但大家卻說有夸大的嫌疑,明星CEO的影響力大但有限。
小米通過節約廣告成本,減少中間環節,取得成本競爭優勢,這在一定時期能擠出水分,但畢竟不能可持續發展。營銷做得好,產品質量也得提高,“爆品”的口碑要好,只靠營銷怎么行。
我問過我們舍友和一些同學,大部分都說華為、魅族這些國產手機要比國產小米好的多,原因大概是小米CPU運作起來容易發熱,怕出問題,這是最多人說的。
小米當初最引以為豪的雙核處理器被認為是市場淘汰的性價比最低的處理器;1999元被消費者稱為暴利;缺貨則疑似制造假象,搞饑餓營銷過了度。
小米負面新聞出來,雷軍還曾與反叛者叫板,小米營銷江河日下。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營銷成就了小米,也可能造成麻煩,提高產品性價比還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