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結構改革之實踐篇
本學期,我校結合校情和學情,對“激情課堂”進行深化和提升,融入了“先學后教 當堂訓練”的理念。通過積極學習各類材料,積極參與聽評課和教研交流,進行課堂結構改革的思考等活動,特別是看了馮春老師的課改思考,讓我很受震動,對新課堂結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現在總結如下:
一、深入學習,提高認識
1、我先后學習下發材料十份,撰寫心得體會六份。
2、語文組召開有關課堂教學改革的會議八次。
學習內容涉及課堂結構、學生管理以及歷史、數學、語文教案等。課堂改革會議涉及課堂結構核心、聽課問題反饋、教師業務素質提高等內容。
通過學習,我深刻的認識到,首先教師要轉變觀念,課堂應當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為主體,通過學法指導、分層布置等途徑,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不讓一個大腦偷懶。
二、交流研討,提升自我
1、截止第十周,共聽課21節。其中,組內第一輪聽課4節;教師培訓公開課3節,早讀觀摩課2節;縣級骨干教師選拔課4節;新課堂結構改革觀摩課2節;組內教師課堂情況了解課6節。
2、參加了王校長、馮校長等中層參加的聽課反饋會三次。
3、與王嫣婧、韓桂蓮、王燕紅分別進行了兩次課堂交流;與許瑩、蘇小虹、劉學明、康盼進行了一次交流。
4、第七周討論確定了語文激情課堂教學模式及整合討論稿。第八周馮力校長對此模式進行了指導。第九周周三第七、八節課進行了交流。最終確定具體流程:出示目標—自學指導—學生自學—展示點評—設疑促思—教師精講—課堂小結—當堂檢測8個環節。
三、積極實踐,不斷反思
1、明確課堂要求
我從課堂準備、坐姿、小組討論、大組檢查學習任務、練習和作業格式等,對學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比如5班課堂討論為按照座位,四人六人為一個小組,檢查練習與背誦,以豎行六人為一小組。并在課堂上不斷強化。
2.明確課前準備
課前要求準備好書和雙色筆、練習本。為了增加學生積累,鍛煉學生能力,我安排每天第一節語文課課前由倆個學生進行佳句推薦,學生進行一分鐘背誦。
3、明確課堂結構
初三目前處于復習狀態,我也有意識的按照進行“先學后教 當堂訓練”進行。
在復習課中, 我先對復習內容進行了指導,然后讓學生自己根據提示完成,通過小組討論解決問題,還有不懂的班級里提出來,同學幫助,還不能解決的,教師再講。
但不足的是一節課能夠完成的內容較少,對于現階段的復習來講,進度太慢。所以如果提前指導,讓學生在課前就完成練習,那么課堂容量就會增加。
在后來的課堂中,提前布置學習任務,課堂集中解決學生不會的內容,課堂容量大大提高了。
在習題課中,我采取兩種方式:一是限定時間讓學生討論,提出不會的問題師生幫助解決,然后進行測試,同桌互改,教師在巡視中發現共同存在的問題,班級精講。二是學生提前做完后,課堂上讓同桌討論、互改,投影答案對照,對于還不明白的提出來,師生共同解決,最后投影空白試題,限定時間做準備,指名考查掌握情況。
存在的問題是:將學生練習收集后,有時會因為事情的繁多,不能及時批閱,導致反饋不及時,學困生的課后督促也不夠。我想應該發揮小組長和課代表的作用,讓他們來幫助檢查督促,這樣既可讓他們更清楚存在的問題,也讓我有更多的時間面對學困生和思考教學。
于是,我將簡單的、客觀性的練習交給小組長來批閱督促,直到他們組全部按要求完成為止。五班學生的自覺性強,完成的質量也比較高,但是四班情況不理想,總有五六個學生完成較差,需要分層。
4.分層布置,落實效果
從第九周開始建立學習任務登記冊,分別由四班張婷和五班白祥玉進行記錄。當天的任務當天督促,第二天還不能完成的,交給老師處理。
五班整體完成良好,需要分層的是對王博涵和衛錦強進行更多輔導,為他們突破全縣前十助力。
四班的左龍飛、彭靖博、薛龍鑫、謝亞鵬、王丹哲、朱偉、王輝習成績差,書寫也不好,分成C組,謝亞鵬擔任組長,要求每天完成基本任務,互相檢查,由老師檢查練習、背誦等任務。
對于楊偉龍、侯幸子、蘭佳鑫、李壯、王世強、何昕這六個學生,聰明、記憶力也好,但是浮躁,不踏實,經常把會的題能寫錯。我把他們分為B組。侯幸子擔任組長,每天額外布置一定量任務,互相檢查后交我檢查。其他學生為A組,布置適量任務,要求按時完成。
四、努力方向
1、明確目標
就初三目前的復習而言,專項即將結束,模擬考試開始,所以我認為,課堂的重點不是做了多少題,而是要對知識點、易錯題、答題方法、答題規范,認真書寫等,進行歸類整理,融會貫通,讓學生的思維和能力能得以拓展和提升。
2、強化落實
每天布置的任務要注重落實,除了經常給小組長教工作方法、布置任務外,每個班每周至少進行面批面改一次;每周至少和B、C組談話一次;分析模考成績變化大的學生,與學生進行交流,給出學習建議。
3、過關考練
字音、字形、古詩文默寫等內容,早已復習結束,但從每次考試情況來看,都不理想。所以我打算,將這些考點的內容,以測試的形式進行,第一次不能過關的學生,第二次進行補考,甚至第三次……總之,必須人人過關。
作為語文老師,我覺得自己欠缺太多。專業書籍閱讀太少,平時僅限于教育教學公眾號的碎片閱讀。我購買了《我就想淺淺的教語文》《讓學生愛上學習的165個課堂游戲》等書籍,希望自己在專業上能有所長進。歲月在變,追求不變,既然選擇要在教育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我就想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我相信努力一點,就會離太陽更近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