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了對過去的留念,對未來,我是如此彷徨,似乎有太多選擇,又無路可走。內心知道只要踏出去,就是正確的,無論好壞,但總是猶猶豫豫。
總說要聽從內心,是被情緒左右,還是被大腦欺騙,如何才能讓內心表達真正的期望。
————————————————————————————————————
A:沒有后路,真的能走得更堅定嗎?還是會更大幾率的做出不明智的選擇?
B:這是顯然的。
A:還能再忍一忍嗎?
B:為什么忍?忍到何時?
A:現在對自身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對下一步還沒好的打算。忍到決定好怎么走,并做好準備吧。
B:過去快三年了,可能對自己想要什么不清楚,但是對不想要什么應該有意識了吧。三年的猶豫不決,會不會就是由于還呆在這樣的環境中呢?會不會是因為這樣的環境局限使得找不到下一步的方向呢?好吧,那打算怎么找方向,怎么準備下一步呢?
A:想進互聯網,編程,視頻剪輯,SEO什么的……
B:這會不會是看著互聯網火了,所以就去,并沒有特別的熱情在里面?這么廣泛的投,那有沒有計劃五年,十年后的自己是個什么樣子?確定不是頭腦發熱?
A:互聯網火確實是一個考慮吧,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羨慕的情緒是有的。說到熱情,雖然幾次學編程都中斷了,這不妨礙有熱情,有畏懼也不妨礙再開始,畏懼是可以戰勝的。有時是內心的取舍問題,害怕選擇一些東西之后就會失去一些東西,這是必然有的心態,慢慢調整吧。互聯網找一個切入點是必然去做的事情。關于五年后,十年后的問題,確實在對互聯網羨慕的時候沒有考慮,這個問題現在來回答的話,我想最終成為一個maker,創造東西的人,十年后能夠有自己獨特的”產品“,雖然此時頭腦中是想自由職業者,但可能有一點畏難情緒在此吧。回答到此,頭腦發熱肯定不是了,發熱三年,早把腦子燒壞了。
B: 好吧,既然不是暫時的沖動,那么為什么非得現在離開?是相信逼自己一把就能有更好的出路嗎?
A: 三年了,沒有逼自己,就是在腦子里想,有什么用?是不是現在離開不重要,至少先做出一個計劃來,三個月。
B: 三個月,確實會有害怕,真的,裸辭肯定不是太明智的選擇,但是三個月之內直接離開還是找到工作再走?
A: 三個月對未來有清晰的規劃,不強求有工作。
B: 時間訂了可以,那么計劃呢?互聯網那么大,你怎么著手?編程開始?運營開始?
A: 這個問題我不想回避。面對一片未知的海,我也不知道往哪個方向游才是彼岸。我現在也不知道要編程還是要干嘛,幾年的工作已經讓人喪失了信心。那么多次著手編程,甚至頗有儀式感的買了一個機械鍵盤,最后都放棄了,不能確定是沒有強烈的欲望還是環境給人太大的影響,我能確定在編程的時候我是愿意的。
B: 這樣說來似乎……離職再去學習是必要的了?這么說,也算有點計劃了?程序員這個工作的具體情況你了解嗎?再說了這也是轉行,難度可想而知。
A: 轉行這件事,早就想清楚了的。我討厭整天干些體力活,腦細胞都快懶死了,做的事情附加值太低,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這幾年體驗夠了社會底層的生活,這也是要離開的一個重要原因。再說這里的十年以后一進來就已經看到了,所以轉行并不害怕。程序員的工作有一點了解吧,需求,改需求,催進度……不斷學習技術,不停加班。算是不好的情況都考慮到了吧。
B: 看來,還是有一定的覺悟。那你有信心嗎?
A: 之前我是一個很自信的人,工作開始很有激情,但是在這種單位,你懂得,慢慢地都不知道自己是誰了,所以要離開這件事,沒有太多關乎錢,關乎自己還是誰,想成為誰。猶豫說到底還是害怕。承認自己害怕之后,我想信心建立起來也就更容易了。
B: It’s boring to be ordinary. 哈哈~
A:額……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