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我算成長很慢的那一類,在大家已經快速前進的時候,我幾乎還在原地踏步,甚至對于改變的結果信心不足。
6月30日,貓叔開營活動,推出勛章獎勵。
聽到貓叔溫和而又直入人心的講話,那一刻,內心被深深一擊,我似乎像一個不用功的差生,老師一直在為我著急,而我卻以為別人成績好只是因為天資聰穎,努力、付出似乎與我無關。
那么多貓友和我一樣,進群時不善于寫、不善于說、不敢寫、不敢說,可是經過幾個月的認真閱讀、認真寫作、積極參加群活動,一個個破繭成蝶,而我還只是一條毛毛蟲。
對啊,我入群的初衷是什么呢?貓叔希望我入群的初衷又是什么呢?
難道不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么?
可是現在,明明該著急的是我,需要認真看書、認真碼字、深度思考的是我,可是我思想原地停留,行動停滯不前,貓叔一直在跟我們說行動行動行動,我聽了沒有做,結果是只有變好的意愿沒有行動,自然沒有效果。
7月1日,開始行動,要求自己每天堅持輸出晨讀感悟,不得不說前幾天是特別痛苦的,剛堅持4天又回老家了,陪老爸老媽,帶女兒,帶侄兒出去玩,只好早起2小時用手機碼字,可是這種挑戰自我的感覺特別棒。
雖然寫的不好,但我每天按要求寫完了。
7月上旬,堅持幾天后,發現自己不再懼怕寫作,想給自己一個更大的挑戰,毅然報名爬樓組,可是在完成預備組任務時依然很小心、很努力,放不開。
成為爬樓組正式成員后,每天收集感悟關鍵字,通過學習其他隊友們的感悟,總結他們的亮點,分析自己的不足,慢慢感悟的事例變得鮮活,寫感悟時也不再那么絞盡腦汁,多讀他人的感悟、多分析思考也是促進寫作提升的有效方法。
7月13日,班里分小組了,小組伙伴們努力向上的勁頭影響了帶動了我,嘉樹組長、凌軒老師、漾漾同學、風荷、呦呦、可絲,還有遠在澳洲的Janet,他們每天堅持早起打卡、寫晨讀留言、發感悟,看著每天變化而又精致的早安卡片,我想這才是有趣的生活吧。
大家互相鼓勵,互相打氣,分享學習資訊,到后來我們小組形成了一個早起習慣,6點半等著晨讀,每個人積極留言、在小組互發留言、分享上墻圖片,上墻不是目的,我們只是在用行動抵抗惰性和本性。
我想,改變自我,就是從挑戰本性、抵抗惰性開始吧。
而努力似乎不會被辜負,7月18日獲得了優秀晨讀。
7月26日帶著孩子出發去了神農架。出發之前就想好了晨讀不能中斷,帶上電腦,準備好車載充電器,后來證明了準備充足是非常明智的,7月26日至29日的感悟都是在車上或者晚上臨睡前完成的,雖然玩起來很累,空余的時間不多,但是抱著堅持不放棄的念頭總是有辦法去完成的。
7月27日在神農架大山繞來繞去,一路的指示牌“方向選擇比較重要”剛好契合了當天的晨讀主題-選擇比努力重要,加上自己的一些親身經歷和事例,獲得了最佳感悟。
對于我,一切來得那么突然而又意外,可是對于努力,我想這是它應該的回報吧。
很榮幸,7月31日完成了首次爬樓小結。
寫之前想過困難重重,寫的時候,對自己說努力用心去做好每一個細節,不會做就學著做,要求放低點,不創新只模仿完成,一邊工作一邊整圖片、爬樓、寫小結,也許也只能算完成了,但是還好沒什么大礙。完成后,我對自己說:其實也沒那么難嘛。
很多時候,我們不敢去突破困境,不敢挑戰自我,其實只是源于對未知困難的無窮放大,對自我能力的無限不滿,可正是因為可能做不到,才要去做,做完了做到了,垮出能力圈就算成功了。
7月除了經歷這些顯性的變化外,還有一些微妙的隱性改變,比如看書時間自動延長,看書時的思考力和深度也有提升,每天起床刷牙后就想抱著專業書啃它個1小時;工作中對于問題的思考更深入,其他部門沒涉及過的工作,深入思考后也能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更重要的是工作態度、任務執行力、還有和自己死磕到底的那股勁,這都是我曾經想做沒去做的,可是回頭來看,除了收獲,還是滿滿的收獲!
害怕自己做不到、害怕做了沒結果、害怕困難太大,這些其實都不足以害怕。
想太多計劃不執行,浪費了做計劃的時間,不如一邊行動一邊計劃;
想太多讓自己更加害怕,那就索性不要想了,直接行動。
7月再見,感謝你讓我看到了一個更好的自己!
8月你好,我們一起努力、一起堅持,很好奇1個月后的我會是哪般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