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2日,日拱一卒,積硅步,精進未來的自己。
100天讀33本書,打卡第2天。
今天把《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讀完了。
作者鄭會一,20多歲時因服用治療先天過敏性病癥的花藥物產生的副作用,導致全身潰爛發熱,嚴重影響了他的日常生活,到了連衣服都穿不了的地步。別說外出了,晚上睡覺特別痛苦。當時會一26歲,他面容憔悴,眼含淚水說“不想活了”......
在后來的3年中,會一開始瘋狂地讀書,并自學英語,現在已經是一個擁有自己招牌的英語學校的樣長了,這絕對是一個逆襲的人生故事。
其實,100天,讀33本書,人生是不會產生什么翻天覆地的變化的,我深知。但是,一定會有些東西留下來。
今天有很多簡友留言,擔心一味的追求讀書數量是沒有意義的,如果僅是為了玩個標題黨,練個票兒,裝個那啥,肯定沒意義。用心還是用眼去看,看時有沒有思考,看后有沒有輸出,自己受沒受益,人家花個幾分鐘來讀你的文章,能不能得到一點啟發,這才是意義所在,我懂。
在我家,因為我讀書,從而影響孩子天天和我一起讀,這理由足夠我讀下去了。
作家周濤說——吃飯是肉體的讀書,讀書是精神的吃飯。
世界上有多少成功人士,就有多少種不同的生活方式。盡管領域不同,性格不同,工作類型不同,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通過讀書找到了生存之路。他們曾經也是平凡的人。
董卿,是我極其喜歡的一位才貌雙全的知性主持人,因為《詩詞大會》,《朗讀者》,讓董卿的才學展現的淋漓盡致,那內外兼修的氣質與神韻,僅用顏值是撐不起來的,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精致就是如此吧?
她曾說過:我始終相信,我讀過的所有書都不會白讀,它總會在未來日子的某一個場合幫助我,表現得更出色,讀書是可以給人以力量的,它更能給人快樂。
我也相信,讀書正在一點點地改變著我自己。
一個在花田里種了二十年鮮花的村姑,有勇氣去用文字來表達自己,有勇氣要用讀書來改變人生,我想,這個大嫂是應該被贊美一下的(腦補一個表情包吧,簡書這一點不好,有些情境那些小表情包真是有大作用呢)
你要問我咋改變嗎?當你們寫下評論,點下“紅心”的贊的時候,我就在被改變了,因為你不知道上一刻,我剛剛背了幾壺36斤的農藥,汗流浹背地坐在陰涼處點開手機,與你們交流幾句,我那時特開心。
100天,33本書,養成讀書習慣
一年,讀100本和自己業務有關的書,實現自我成長。
我常常覺得,機緣這詞,是帶有一點禪意的,因為遇著某個人,某本書,聽了某句話,人生的道路從而就調轉了方向。
2016年的春天,我還根本不知簡書為何物,不知自媒體為何物,更談不上什么“為知識付費”了,微信還僅限于偶爾發兩句小感慨而已,純粹土老帽一個。
大概是五月份的時候,出現了一段極度的情緒低潮,焦慮,惶恐,說不清道不明,不愿見人,不愿勞動,天天關在屋子里,看書是唯一能做得下去的事。當時我以為我完蛋了,不是更年期提前了,就是得抑郁癥了。
然后,有一天看到了《那些難熬的時光終將照亮你前行的路》,作者剽悍一只貓,心里開了一扇窗,那結似乎開了。
后來與剽悍江湖結緣,至今已經一年多了。這本《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的書被推薦無數次,可是,才入了心,仔細地讀過。
我覺得機緣才到。
下一計劃,100本書讀完后,我想去見貓先生,因為他是緣起的因。我還想見見讀這100本書期間結下的簡友,生活之所以讓人熱愛,就是因為我們都不知道明天會遇到誰,會發生什么,總是有著無限的可能。
誰在等我?我又會遇著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