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盛開,清風自來,心若浮沉,淺笑安然
有時候戀愛無非就是這樣,差點以為你已經是我的了。 當我滿心歡喜地在我的世界里計劃著我們的未來時,你卻計劃著怎么離開有我的世界。后來留我一個人像孩子一樣淚流滿面地滿世界找你。
朋友A君發來微信說“我失戀了,需要求安慰”,原本打算要睡覺的我于是我便回復上樓頂吧!讓我很驚訝兩人感情不是挺好的么?怎么會……我們見面A君說的第一句話是“我好難受,受不了了,我想跳樓,我想把那個第三者給殺了”。這么偏激地想法著實令人發指,這時候的我已經無法與他感同身受了,但是我覺得他這樣想“輕生與偏激”地想法很傻逼,傻得讓人有些可笑,也許是我已經不在相信什么所謂地癡情了吧!感覺失戀只是自我憐憫加無病呻吟地一種幼稚方式而已。A君問我“當初你是怎么走出來這失戀的痛苦的,求傳授經驗”。是呀!原來當初我也這么痛苦過……那晚A君一點點的幫我喚醒了那個時候失態的我,因為那會好像也就是朋友A陪我一點點走出來的,什么時候我修煉成仙了。那晚我們相互嘲笑對方好久,后來A君一兄弟也過來了,我和那位兄臺就一起打擊A君的懦弱,也一起給A君出謀劃策……
回憶往事我們依然能談笑風生,或許這就是那段失敗感情里得到最好地重生吧!有時候戀愛就是這樣,差點以為你已經是我的了。當我滿心歡喜計劃著我們的未來時,你卻計劃著怎么離開,其實沒必要感到遺憾,不合適的人始終要離開。
后來我便學會一個人去熟悉那陌生的自己,在某個觸景傷情地方會想起你,便是一個人傻傻地站著發呆許久如果說“物是人非事事休”,便是會意地嘴角上揚,心里有種心疼自己可愛舉動,好像一切都過眼云煙。
某個夜晚聽到某首唱入內心靈魂深處的歌曲時,回憶在打轉心痛地流著淚時,內心卻是微笑著的。如果說“才發現笑著哭最痛”,那流著淚內心卻是微笑著的,這何嘗不是另一種境界。
某個時刻我依然在對自己說等一個“對的人”出現前必須要好好愛自己。
打開音樂一首鐘意的歌設置單曲循環,一本書,一臺風,一杯水,便是精神靈魂最佳拍檔里的貼心組合,依舊是那首單曲循環地歌,身體的步伐迎著風倒去,靈魂的軀殼時而隨風起舞,時而跟著耳邊的旋律打著節拍,心身的韻律是這么美得妙不可言,它是自由的在路上。讀書寫字、跑步騎行是自己修行最佳地狀態,必須保持一個靈魂在路上。
遇見對的人,“適合”作為一個衡量的標準時好像要踏出這一步勇敢地去嘗試,我以為要嘗試才知道,到后來你會明白“失望和生氣是不一樣的,生氣只不過是想被人哄哄。而失望就是你說什么我都聽不進去,開始理性思考這段感情存在的意義。” ???
今天無意間看了下《朗讀者》,張小嫻朗讀的《愛情的餐桌》“愛情從餐桌開始,也在餐桌上消逝;我要一直跟你吃到永遠,看著我們彼此在餐桌上漸漸凋零……”念及“到了那一天,我但愿我是首先倒下去的那一個”,張小嫻忍不住流下淚水。當你擁有時,請懂得珍惜。聽完這段朗讀,你會想到誰?這是張小嫻讀給一直陪伴在她身邊老公的詩集。劇里的人才能懂得劇本里情感交流,看書的我卻想起那個愛自己的修行路。
或許閱讀你會發現在某一本書里藏著一個似曾相識的自己,不,甚至是一個過得更懂自己的你,ta的一切是你想要效仿的模樣,瞬間我突然真正地懂得了“愛自己”究竟是個什么意思,而那個苦苦等待“對的人”是誰,原來那個對的人首先是“對的自己”。
后來我懂得了一個人另外一種修行的最好地狀態是“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i>
“孤獨”有時候會一點一點腐蝕這我們內心深處里不可觸碰的“寂寞”,讓我們亂了方向的羅盤,跑偏了軌道。我們那不可一世的傲慢被自己的沉不住氣給打亂了規劃,該死的自尊心又在作祟讓我們所玩的心理戰術擊垮在“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面前跪地求饒,再后來那些沉淀下來的自我修行懂得了讀書是最簡單也最實用的精神補給途徑,便是靜下心來的閱讀。
那些修行里最佳狀態是女孩子正確的生活方式:清醒時做事,糊涂時讀書,大怒時睡覺,獨處時思考,讀書寫字,跑步鍛煉,旅行,必須保持一個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