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與母親的通話,來說混合著牛糞味道的空氣吧。
因是出差,一切行程自然是聽從安排。午飯后,西昌火把廣場車站出發,去往一個,未曾到過的地方。至于這個火把廣場是不是在火把節的晚上,西昌的男女老少熱烈慶祝的地方,我沒有問,也不知道。但是,同事說,出站后,會很快經過瓊海,已經使我充滿期待了。好一副沒有見識的樣子!但是也還算是個有朝氣的樣子。
果不其然,發車不久,就看見了瓊海。這是西昌標志性的地方。因為沒有認真游覽,在此暫不多言。若返程時能認真游覽,有感一二,再作補充。
從西昌到會理,一路都是山路。后來在會里的這幾天里,本地人說,在沒有這山路的時候,會理曾經是世外桃源。在這里略有感受的我表示相信。她還補充道,“你知道以前土司的女兒出門讀書是什么交通工具嗎”“坐的可是滑竿”(汽車5個小時的路程)。“吐司的女兒,那可是公主!”快想象一下,那說話的表情,有對世外桃源的家鄉的熱愛,有沒有對‘公主’生活的羨慕。
有時候,我會想,若我在家鄉讀書繼而工作的話,是純粹不會有這種體會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這有生的年華里,倘若不是個懶人,還真有不少事情可以做呢。所以說,有人主動離鄉,有人被迫出門。主動的人,不一定對家鄉沒有眷戀。被迫的人,未必對遠方,沒有渴望。在欲望與現實,家鄉與他鄉之間,隨時都有無奈的選擇,也隨時都有奔騰的希望。
在這里,一定得記下一個事情。出發這天,西昌太陽很大。剛上車,習慣性的,我就嚷著讓師傅開空調。說是嚷,因坐在第二排,所以聲音倒沒多大,主要是燥熱的天氣還有浮躁的心態。在我喊著讓師傅開空調的同時,也有一部分已經開了窗的當地朋友不愿意開空調,當然操著一些我不太聽得懂的當地口音。后面跟著的服務員也很民主,說大家可以舉手表決。這一舉動,倒讓人涼爽不少。想不到的是這么熱的天,竟然不主張開空調的居多,我也就沒什么好說,不太理解的打開窗子(跟車的服務員,也就著身子幫我開窗)。
這一路的山路,可不是什么都沒有。令人流連的山山水水不說,路兩邊,雖說不是集中居住,但也有不少人家。所以司機行車平穩勻速,真是厲害。讓人歡欣的牛糞味道呢?有人家,有牛羊,自然也就有了牛糞。對,自然。牛糞 ,在他該的地方,自然地味道讓人歡欣。就像汽車尾氣在城市里一樣自然,但是讓人討厭罷了。我并沒有看到看到,是味道吸引了我。好聞的,我也不再睡覺和聽音樂。而是,看外面的藍天,白云,連綿的山,稻田,還有不斷地拍照。也要感謝主張開窗子的那幾位朋友,若不是他們,豈不是聞不到這親切自然地牛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