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底,在CommonStrength光華路新店的開業(yè)活動上,冉苒教練做了一個小演講,后來我們把演講取名為《一個健身教練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我想給你們,我對健身所有的理解與熱愛》發(fā)布到網上,告訴更多的人,在這個不那么體面的行業(yè)里,仍然有幾個理想主義者在認真做事。
這個5月,CommonStrength望京店開業(yè)。在5月13日的開業(yè)活動上,林若教練代表CS團隊又做了一個小演講,繼續(xù)講述CS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以及他自己的成長經歷。
在這里我們再將演講視頻和全文發(fā)布,希望我們能幫助更多的人愛上健身,并真正地改變自己。
? ? ? ? ? ? ? ? ? ? ? ? --以下為演講視頻--
? ? ? ? ? ? ? To Be a Better Me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教練林若。
現在我在光華路店那邊帶課,所以望京店的新同學可能還沒見過我。今天也有很多光華路店的小伙伴跟我一起過來,我們可謂是客場作戰(zhàn),作為客隊代表,我要在這給你們發(fā)表一次“重要講話”。
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面,CommonStrength可以說是發(fā)生了很多很多的變化,咱們在座的小伙伴都是這些變化的見證人。比如說訓練場館上面,去年這時候我們只是一個非常小的工作室,后來,我們在光華路有了一個更大的場地,今天,更加漂亮寬敞的望京店也開業(yè)了。
其實今天這個開業(yè)活動,我們并沒有準備什么特殊的儀式,還是像以前一樣,請大家過來,一起聊聊天,然后玩玩體能大賽,就這么簡單。上次我們光華路新店的開業(yè)活動,是冉教練給大家分享了她的成長故事、創(chuàng)業(yè)經歷。今天,作為來到CS將近一年的“老教練”,就由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來到CS這段時間的經歷和成長。
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內容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個問題就是,我從哪里來?第二個問題是,我來干嘛了?第三個問題是,我在這個過程中獲得的東西。
首先,我是怎么遇到你們的,這是一個long long story,要從我打小時候說起。
我從小就是一個非常好動的人,好動到我都不愿意在媽媽的肚子里呆滿十個月,于是七個月時候我就跑出來了。作為一個早產兒,我從小就一直比身邊的小伙伴們都要瘦小,那時候長成這樣——
他們都叫我“小弟”,甚至我家鄰居那些比我年紀小的孩子都叫我“小弟”,特別討厭。當時我就非常希望自己能變大,這種情況一直持續(xù)到中學。高中時候,我喜歡上了打籃球,也很喜歡看NBA,因為看到那些球星那么高大健壯,就非常羨慕,我也想變成他們那樣,那種想變大的渴望非常強烈。
所以,我想說的是,可能每一個后來走上健身之路的人,在最開始都曾有一個改變自己的夢想。
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有過這樣的夢想。但是打了那么多年籃球,我也沒有太大的變化,并沒有變壯。后來上了大學,一個偶然的機會,在圖書館的架子上,我看到了一本雜志,我瞬間被這個雜志的封面吸引住了,就是這個——
非常寬厚的胸和背、很大的肩膀、就是這么的男人……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這樣。于是我就把這一摞雜志,還有旁邊的同類的《健與美》、《健美先生》都拿了過來,翻了一晚上,作業(yè)都沒有寫。就連一起上自習的室友都調侃我,你是不是基友?
其實我是純直男,但確實是這本雜志,帶我走上健身之路。在那之后,我就進了健身房,跟著學長一起練,他們教我什么動作練手臂、什么動作練胸、練完之后怎么吃……練了一段時間之后,我覺得這樣不對,因為那時候自己接觸到的都是很碎片化的知識。我覺得做任何事情如果接觸到的都只是很碎片化的知識的話,那肯定是做不好的,所以我必須要系統(tǒng)地學習健身。
從那之后我就開始去買各種健身的書籍,自己學習生理學、解剖學、訓練學、營養(yǎng)學等等知識,也經常上網去看前輩的文章。可以說這是我大學里最大的愛好。
后來我畢業(yè)了,在畢業(yè)的第一年,我進入廣州的一家電氣企業(yè)去工作。那時候自己每天的狀態(tài)就是白天在辦公室畫7-8小時的工程圖,晚上回去訓練,繼續(xù)看看健身方面的書籍。
其實那時候自己挺矛盾的,因為我晚上看的書都告訴我要多動,久坐不好,睡了一覺早上去上班又要坐七八個小時,一直畫圖。于是在辦公室我就找各種機會活動,多喝水,換礦泉水桶,上廁所。一段時間后我覺得這不是辦法,因為我難受,我的老板也難受。所以我就開始給自己想出路。
我覺得自己如此喜歡健身,為何不把它當作自己的職業(yè)。有了這個想法之后,我就去廣州拜訪了幾個很知名的健身教練和工作室,當我看到他們的生活狀態(tài)時,真的非常羨慕,他們憑借一技之長,做自己喜歡的事,還過得很不錯,我也想像他們一樣。于是我就下定決心,一定也要做一個教練。
當然同時我也了解了一下當時廣州整體的健身市場,絕大部分商業(yè)健身房,里邊的教練做的事其實是銷售,沒什么干貨,這是我不想做的。當然有些健身房里也有很不錯的教練,但是由于業(yè)績壓力,他們過得并不太好。所以在一開始,我就覺得我必須當一個教練,但是想做成理想中的樣子,還是很困難的,我開始覺得,這條路可能不是很好走。
后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冉苒教練寫的一篇文章,里邊寫的一些觀念讓我很認同,翻到最后我發(fā)現這是一篇招聘文案。我還很清楚地記得冉教練當時寫的三個招聘條件。第一,你要有體育精神,這個我絕對有;第二,重點大學畢業(yè),這個我也沒問題,好歹是211;看到第三個心就涼了,她說,你得比冉教練優(yōu)秀……我就覺得,我這一個小司機怎么和老司機比呢?
當然我也不想放棄這次機會,于是我就寫了一封求職信,給冉教練的郵箱發(fā)了過去,還附上了我的照片——
當時我的頭發(fā)還是比較濃密的……
郵件發(fā)出去大概半個月時間,一直杳無音訊,那段時間我也特別迷茫。我甚至連手頭上的工作都做不下去了。那時候我發(fā)現,當你有了明確的目標,特別希望去做一件事的時候,你就再也不可能繼續(xù)做眼前這件不如意的事了,甚至會對它特別地厭煩。
所以,在沒有收到任何回信的時候,我就把工作辭掉了。
這個對于你們心目中那個很穩(wěn)重的阿若教練來說,是很魯莽的一步。好的是,沒過多久我就收到了冉教練的回信。她說,林若你可以來北京試一試。
于是我就背了個小包,坐30多小時的火車,第一次來到北京。當時沒有坐特快,那個車正常到北京是二十多小時,但是半路遇上洪災,鐵路被封,晚點了9個多小時。
我還清晰地記得我面試那天的情景。那天我穿著程序員的標配,格子襯衫,卡其色的布褲,帶著眼鏡。到了永安里地鐵站,出來時問路被指錯路,導致我遲到了。我攔了一輛小三輪,把我載到光華路SOHO,跑到工作室已經氣喘吁吁了。
當時特別緊張,因為我覺得第一次面試就遲到,非常不好。而且我本來就沒什么勝算,來之前我也做過心理建設,把這一次當作北京兩日游算了,面試完去天安門游一游,也算多一份經歷。
當我踏進那個小工作室時,一看到冉教練,一下子不那么緊張了。
因為我一直看著冉教練的文章,包括他的微信頭像,我心里有一個對她形象的描寫。我覺得她應該是一個比較高挑、非常時尚靚麗、很干練強勢的女強人。這是我腦海中對她的印象。
但是當我踏進那個小工作室時,冉教練正在墻角蹲著。蹲在那個小白板旁邊。不是很高挑,也不是非常時尚靚麗,說話像小孩一樣,很和藹可親。于是緊張的情緒緩和了不少。
說是一場面試,其實是一場聊天。我把我知道的、一路怎么走來都告訴她,后來還各種演示我的動作有多標準。還掛在單杠上像猴子一樣演示借力引體。一番折騰之后,我聽到了她那句話,她說:“林若,我們覺得你可以”。
聽到后我覺得,天安門之行可以不那么著急去了。
那時候我心情很激動,就好像有一個人在我心里做burpee一樣。所以后面冉教練跟我說待遇、工作安排之類的事情時,因為心里有人在做burpee,我也沒太聽進去,只是說,很好,沒問題!
于是我就這樣入坑了。
在接下來幾天里,冉教練安排我看她和寶寶教練代課。一個是熟悉一下課程流程和課程內容,第二個就是跟大家混熟一些。因為咱們是大家庭嘛,我需要和每一個人都熟悉起來。
但是那段時間由于本人過于成熟穩(wěn)重,那段時間筆記倒做得挺好,但是一直沒好意思和你們聊天。
那時候我就在這里(最左側半個身子):
再加上后來的內部培訓,我迎來了自己第一次內部試課的機會。我第一次帶我們同事小伙伴上的是一節(jié)耐力訓練課。我給大家模仿一下那時候我是什么樣的——
(低頭含胸聲音小沒表情)“寶寶做得還不錯哦”;“冉苒你的腰要稍微打直一些”;“小路的頭稍微抬以抬”;“大家做得其實都不錯,大家繼續(xù)加油一下”……
于是這節(jié)課可能上到還沒有十幾分鐘,就被冉教練奪去了控制權。她就像平時虐你們一樣,用她洪亮的聲音、堅毅的眼神,虐完了下半節(jié)耐力課。她用親身行為告訴我,什么樣的教練是一個合格的團課教練。
就這樣一次次試課,從最開始耐力訓練課,到后面對技術要求比較高的硬拉課;從最開始只能照顧到一兩個人的技術細節(jié),到后面可以兼顧全場;從最開始害羞不敢看你們眼睛、害羞低頭不敢說話,到后面能抬頭挺胸,盯著你對你們大聲說說“看著我的眼睛,你能行,加油”!我對這一點點在課堂上的進步感到很開心。于是我從之前的那個角落,走到了這——
還記得哪位同學說這有點像邪教,朝拜教主的儀式……總之我就這樣一步步走上了軌道。
接下來要講的就是,我來這里干嘛。
其實在來CommonStrength之前,我覺得一個教練的工作只是上課而已,在課上把自己知道的東西傳遞給學員。我知道上課時是什么樣的,但是我不知道每節(jié)課后面還有這么多看不見的東西,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咱們課程背后的秘密。
在分享之前,我想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的工作伙伴,當然你們對他們已經非常熟悉。
(此處照片及解說均太過勁爆,為防止被和諧,請到視頻中觀看)
這可能是當前市場環(huán)境下,中國的健身市場上能找到的最奇葩的團隊了。和傳統(tǒng)商業(yè)健身房里的教練一點都不像。比如——
有顏值、有體格、還一大串頭銜。五花八門的資質、國內國際的認證。可能我們中任何一個拉出去,到傳統(tǒng)商業(yè)健身房里,都是無顏值、無身材、無頭銜,典型的三無教練。我們幾個進入健身房,肯定業(yè)績壓力扛不住,存活不了多久。
有可能我在顏值這一塊還可以拼一拼。
雖然傳統(tǒng)商業(yè)健身房需要的是“三有教練”,但是在CommonStrength,我們關注的是課程本身,關注的是能給大家實際帶來的東西。
下面我就給大家揭露一下CS的商業(yè)機密。
課程和服務,是我們給大家提供更好體驗的兩個方面。
首先說課程。在課程里,我們主要抓四個東西——科學性、趣味性、競技性和目的性。
在科學性這一塊,當初冉教練在創(chuàng)立工作室時候,想得就很簡單,她并沒有想到后來我們會成為這么大的一個健身社群,她只是簡單地想給大家?guī)碚_的訓練方法,把自己學到的科學的、有用的東西,帶給她的學員。她不想像一些三流工作室一樣帶大家虐一虐出出汗就完了。于是,她就把體能訓練,尤其是基礎力量訓練,帶給了大家。只有通過科學的訓練方法,才能讓每一個人打下良好的訓練基礎,提高訓練的效率。所以,科學性這塊是我們一直堅持的初衷,永遠不會改變。
但是只有科學性,或者每天只做基礎的蹲推拉,課程就會很枯燥,你們也一定不喜歡。所以我們就要想辦法提高課程的趣味性。但是趣味性和科學性本質上是矛盾的。我可以帶你們玩一節(jié)課的小游戲,你們也能挺high出挺多汗,但是不會有太多收獲。所以主干訓練的科學性是不能改變的,那么在哪里加入趣味性呢?就是課前的熱身。我們會翻墻到YouTuBe上找國外各種各樣的熱身游戲,讓大家在課程一開始就興奮起來,這樣就更容易執(zhí)行整節(jié)課程,哪怕主干訓練很枯燥。另外,除了蹲推拉等力量訓練之外,我們也會把敏捷課這種相對輕量化的課程,加入趣味性的元素。在座比較老的學員都知道,最開始敏捷課并不太受歡迎,選的人很少。但是敏捷作為最重要的體能素質之一,我們不能讓你們漏掉它,所以后來我們經過多次改版,加入了很多新的元素,現在敏捷課也越來越火了,經常出現約不上的情況。
還有一個就是競技性。你們很多人都喜歡英超、NBA等球類比賽,這些比賽之所以讓人著迷,原因就是它充滿競技性,每一次比賽都是雙方斗智斗勇的過程。而健身這件事,卻恰恰缺失了競技性,總是一個人在那做動作。我們也在思考怎么在課程中加入競技性。如果每節(jié)課都做成比賽肯定不行,你們太累,火藥味也可能太濃打起來,教練攔不住。所以我們就決定把競技性的元素從課程中單拎出來,于是就加入了每月的體能大賽。今天晚上體能大賽已經第八屆了。每屆大賽之前大家都很積極地準備,更努力地訓練,還要安排各種戰(zhàn)術、去對方組里刺探情報。
另外年后我們還加入了Surfing和Mounting的計劃,這兩種計時方式的加入,會讓大家在課上相互之間有一定的競爭,同時也是和自己的一個比拼,這也是競技性的體現。
最后要說的是目的性。其實不管之前這幾個做得多好,如果沒有幫你們實現健身目標,那上邊這些都是扯淡。所以,為了讓你們更好地增肌、減脂,我們需要更精心地設置每周的訓練周期,還有每節(jié)課的訓練計劃。為此我們也要不斷地學習,把書上學到的那些知識,放在我們訓練中。比如為了讓你們有效減脂的同時保住肌肉量,我們把書面上那些看著不像中文的東西,搬到了實際訓練中。比如說力量訓練后糖原消耗殆盡,這時加入耐力訓練或高強度HIIT,會更加有效地提高脂肪的燃燒……我們就是這樣,盡可能地通過課程內容的設置,不斷優(yōu)化,幫大家達到目標。
當然,課程上做了這么多東西,如果你們不能規(guī)律地訓練,那么這些都是徒勞的。只有規(guī)律訓練才可能看到效果,但是畢竟人都有懈怠的心理,并不是誰都能堅持。我們也很理解,因為我們自己也經歷過。但是我們必須想辦法去幫大家堅持下來。
所以,如果你們隔段時間沒來訓練,教練就會去催你。在這里透露一個我們內部的小指標,我們每周都會統(tǒng)計一周三練的人數,要想辦法提高這個數據。如果你這周練得少,教練就會在微信上煩你,最近狀態(tài)怎么樣?好像好久沒來啦!這樣鼓勵你訓練。
其實對于一個小工作室來說,這樣做是沒什么眼前利益的,畢竟你們都交過錢了,來得多反而會更多地占用我們的資源。但是我們一開始就知道,做這件事情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要著眼于最根本的目標,給你們實際的東西,只有這樣才可能把這件事做得長久。
所以我們就會想辦法讓你們堅持下去。但是只催是沒有用的,畢竟這是被動的方法,我們想讓大家主動來訓練,所以,我們就想辦法從服務上著手。
服務里主要講四塊,每日打卡、訓練筆記、積分成就系統(tǒng)和社群活動。
每日打卡不用說了,這是最初就的服務,關注你們日常的狀態(tài),尤其是飲食,飲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訓練筆記是怎么來的呢?在光華路新店開張后,有一段時間大家訓練積極性并不高,我們就在分析這個的原因。后來我們想到,是因為大家看不到自己的變化。訓練帶來的變化其實是很慢的,不僅身材上、體重上變化慢,訓練水平上,你訓練時的負重、強度也是一點點增加的,本人很難意識到。這就很難讓大家有繼續(xù)下去的積極性。為了讓大家更清楚地看到自己一點點的變化,同時記錄自己曾經的努力,我們就推出了訓練筆記。這個每人一本的筆記本,也是我們團隊精心設計的。后來大家有了筆記本,果然積極了很多,你們的每次的訓練,一步步的提升,也都體現在了這個本子上。
推出訓練筆記的同時,我們也推出了成就積分體系。我們希望把訓練這個枯燥的事變得更輕松一些,像打游戲一樣。大家之所以那么積極地去打游戲,打很久也不覺得累,就是因為游戲里邊有級別、積分這些因素刺激。所以我們也設計出了一套積分體系。現在你們的早課、遲到、缺勤、日常提升、風雨無阻、一周三練、新手任務、體能大賽等等等等都可以在積分上體現出來。
于是乎就有了這樣的情況,在訓練筆記本上就有這樣的留言:“教練,今天臥推加重了兩公斤,求加分!”“教練,累啊!耐力做了十組,求加分!”
而且為了給積分高的小伙伴提供獎品,我們也絞盡了腦汁。雖然我們知道你們各位什么都不缺,但是我們依然希望做到提供給你們的獎品是真的有用的、走心的。前幾季度獎品發(fā)完了之后,上季度實在想不出新的,我們索性就把前邊幾等獎畫一個價格的線。這個價格線下,你們自己選一個淘寶鏈接,發(fā)給小助手,我們直接給買下來送給你。我們覺得這樣是最能滿足每個人需求的。
最后要說的就是社群活動,每周我們都會組織一些羽毛球、爬山、游泳之類的。因為我們知道大家平時工作都很忙,每天面臨很多壓力,如果能給大家一個更好的更輕松的氛圍,一起做一些好玩的事,大家也會更開心,這個社群的凝聚力也會更強。所以我們就會想辦法創(chuàng)造這些機會。
講了上邊這么多,其實一點一點分開講,聽起來都挺容易的,但實際上要把這些事情融合在一起,運轉起來,是需要花很多很多心思的,過程中也會出現很多問題,我們也會經常開會討論這些事。
比如我們設置第二天訓練計劃時,就常常會出現科學性和趣味性的矛盾,可能冉苒覺得這個計劃過于輕量化了,寶寶覺得這節(jié)課就應該趣味性強一些,所以就會出現爭論,進而吵起來。經常是你們五點半來上課,我們四點五十九分剛剛吵過一架。然后平復了半小時情緒,繼續(xù)給你們上課。
當然,吵架沒關系,這一切都是為了把這一件事做得更好。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有很大的收獲和成長。
在這大半年里,我個人也有太多的成長。比如訓練上,經驗更豐富,身材比以前也更壯一些,雖然還是離前邊那個《健美先生》封面非常非常遠,但我現在已經能淡然地面對自己的身材,一步一步往上走。在課上,我也從一個比較青澀的教練,變成了一個經驗豐富的教練。包括我在跟人溝通上,也越來越好。其實以前我是一個非常悶的人,與他人溝通不多,但是現在已經可以在課后和你們談笑風生。
當然這些收獲都是其次,其實這大半年我收獲得最重要的,是你們。
雖然我之前很好動,但是我很悶,話不多。在我來到CS這將近一年的時間里,是我這二十幾年中,自己笑得最多、也見到笑臉頻率最高的一年。我覺得在這里做教練我很幸福,每天上課下課都能遇到很多笑臉,這讓我很開心。
有時候上完一天的課,真的很累,但是翻開你們的訓練筆記寫評語時,看到你們的留言,都覺得這一天的辛苦是值得的。在這里我選幾個分享給大家。
去年年底,我們在CommonStrength公眾號上,也組織了一次留言活動,讓你們總結一下2016的健身成果。有幾個人的留言也讓我印象深刻。
非常感謝君彥,因為她說的這句To Be a Better Me,也正是我們CS一直努力想做的。最后這個是笑星清歌的——
我覺得,來到CommonStrength后做的這些事情,這些能讓自己感覺到價值、也能給別人帶來價值的事情,是非常珍貴非常難得的。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是我們會一直努力地去克服,努力向前走,讓CommonStrength變得更好,給你我?guī)砀嗟母淖儭?/p>
就像君彥所說:To Be a Better Me
最后,我想引用我們訓練筆記本前言中的一句話結束今天的分享:你的每一分改變,都歸功于你自己,我和CommonStrength,愿成為這些改變的見證人。
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