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DB調試器簡介

對于LLDB調試相信很多開發者都不陌生但是也僅僅停留在下斷點看數據的階段,使用最多的命令也就是po甚至包括我在內的一部分開發者也就會使用這一條命令,因為在平時的開發中這已經能夠滿足我們的使用要求了,有一次在聽唐巧大神的分享會的時候當時大神在LLDB里面進行各種操作簡直是亮瞎了我的雙眼這不才在晚上搜索了一下這個東西才發現原來這里暗藏玄機,其實網上的帖子都已經講的很清晰了可是為什么自己還要自己寫一遍呢?說白了就是想著自己再加深一遍印象以后再回來看的時候能快速的找到地方。
下面來切入正題:

1.LLDB簡介

LLDB 是一個有著 REPL 的特性和 C++ ,Python 插件的開源調試器。LLDB 綁定在 Xcode 內部,存在于主窗口底部的控制臺中。調試器允許你在程序運行的特定時暫停它,你可以查看變量的值,執行自定的指令,并且按照你所認為合適的步驟來操作程序的進展。
你以前有可能已經使用過調試器,即使只是在 Xcode 的界面上加一些斷點。但是通過一些小的技巧,你就可以做一些非常酷的事情。GDB to LLDB 參考是一個非常好的調試器可用命令的總覽。你也可以安裝 Chisel,它是一個開源的 LLDB 插件合輯,這會使調試變得更加有趣。
來自 與調試器共舞 - LLDB 的華爾茲

2. 簡單命令的講解

先來一段代碼片段,下面的講解大都是基于此

片段
  • help
    見文識意,可以通過輸入help命令來了解全部的lldb的指令也可以輸入help <command>來獲取某一個特定指令的詳細注解
  • print 簡寫為 p
    print命令

    細心的人可能會注意到在輸出結果中有$0,任何以美元符開頭的東西都是存在于 LLDB 的命名空間的,試試print $0 + 7,你會看到 106,實際上$0是指向這個結果的
  • po
    po指令

    相對print指令po指令僅僅是打印變量的description方法
  • breakpoint
    a 給某個文件的某一行下斷點breakpoint set --file ViewController.m --line 20或者簡寫為breakpoint set -f ViewControlloer.m -l 20斷點成功后的提示:
    設置某一行的斷點

    b 給某個函數下斷點breakpoint set -n -[ViewController testFunction]
    c 給指定的動態庫中指定的方法添加斷點breakpoint set -s libate.dylib -n freePartitionTables2D
    d 查看斷點的列表breakpoint list
    e 刪除斷點breakpoint delete
  • watchPoint - 觀測某個變量值的具體變化
    比如我們要觀測變量i的變化watchpoint set variable i,只要被檢測的變量值發生改變即會被檢測到。成功檢測后的結果如下:
    成功檢測某個變量后的結果

    也可以在這里檢測:

    甚至可以設置變量i觸發的條件:watchpoint modify -c '(i=40)'i的值變化到40時觸發
    我們可以看一下具體斷點的參數,使用watchpoint list命令

    此時可以看到觀察的變量的地址、聲明變量的代碼所在的行數、當前變量的值以及觸發所需要的條件
  • image
    該命令用于尋址,假如程序由于某個原因崩潰掉了然而崩潰并沒有給你定位到具體的信息而是直接怵在了main函數里邊,此時image指令將極大的幫助你。使用指令:image lookup --address,在這里筆者舉個簡單的數組越界的定位例子:

    不要問我崩潰地址從哪看這個這個應該能找到吧?? ,行數都已經顯示出來了還有什么解決不了的呢
  • thread
    a thread list查看當前進程狀態,前面帶有 * 號的那條線程代表的就是當前線程
    b thread backtrace作用是打印出當前線程的堆棧信息。當程序發生了crash后,我們可以用該命令打印出發生crash的當前的程序堆棧,查詢出發生crash的調用路徑。由于比較常用,所以LLDB直接給它一個特殊的bt別名。
    c thread另一個比較常用的用法是 thread return,調試的時候,我們希望在當前執行的程序堆棧直接返回一個自己想要的值,可以執行該命令直接返回。thread return帶有一個可選的返回值。
  • frame
    frame即是幀,其實就是當前的程序堆棧,我們使用bt打印出來的是當前線程的frame,而我們關心的是當前堆棧的變量值,我們可以使用frame variable獲取全部變量值。也可以通過frame variable self-> count來獲取某個特定的變量的值。
  • expression - (e)
    個人感覺這條命令比較強大,因為什么呢?馬上就說。因為它能改變一個變量在調試器以及程序當中的值,而當程序繼續執行時會使用改變過后的值。
    命令的使用方法:expression count = 5,從此以后變量count的值就變成了5

當然了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我打個斷點直接利用xcode就能打上何必要用這么復雜難記得命令行呢?其實在實際開發中除非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會用到lldb的命令行以外一般確實用不到,就比如說要為.a文件里的某個方法里打斷點,此時命令行可能就是你的救星了。然而xcode其實已經在自己的GUI界面里面為我們實現了一部分的命令只是在平時開發中并沒有注意到接下來就為了我方便記憶的原則來簡單寫一下。

3.XcodeGUI界面介紹
  1. 先來一發圖



    相信大家看著這張圖并不陌生,但是呢可能會對后面的兩個按鈕并沒有那么的關注,只要你將鼠標放到這四個按鈕上其實就明白了但是還有在這里簡單說一下,從左到右一次為:continue,step over,step into,step out

  • 第一個,continue 按鈕,會取消程序的暫停,允許程序正常執行 (要么一直執行下去,要么到達下一個斷點)。在 LLDB 中,你可以使用 process continue 命令來達到同樣的效果,它的別名為 continue,或者也可以縮寫為 c
  • 第二個,step over 按鈕,會以黑盒的方式執行一行代碼。如果所在這行代碼是一個函數調用,那么就不會跳進這個函數,而是會執行這個函數,然后繼續。LLDB 則可以使用 thread step-overnext,或者 n 命令。
  • 如果你確實想跳進一個函數調用來調試或者檢查程序的執行情況,那就用第三個按鈕,step in,或者在LLDB中使用 thread step instep,或者 s 命令。注意,當前行不是函數調用時,nextstep 效果是一樣的。
  • 大多數人知道 cns,但是其實還有第四個按鈕,step out。如果你曾經不小心跳進一個函數,但實際上你想跳過它,常見的反應是重復的運行 n 直到函數返回。其實這種情況,step out 按鈕是你的救世主。它會繼續執行到下一個返回語句 (直到一個堆棧幀結束) 然后再次停止。
  1. 再來一發圖


相信大家對于上圖中第二個并不陌生,那么在這里也就不敘述了,現在說一下第三個選項:Symbolic Breakpoint

你可以在Symbol選項里面添加例如 -[NSArray objectAtIndex:] 這樣的符號斷點,這樣當這個方法被調用的時候程序就會停止。

當然了當程序停止時你也可以自定義一些信息比如打印一些信息或者念一段語音之類的。。。

同樣的對于如下面普通斷點其實也有一些比較吸引人的功能:


condition里面可以設置觸發此斷點的條件,ignore選項可以設置前n次運行不觸發該斷點,Action同樣的可以設置觸發斷點后的一些個操作。
此時你可能會發現下面有這么一個選擇框:Automatically continue after evaluation actions.,選中它,調試器會運行你所有的命令,然后繼續運行。看起來就像沒有執行任何斷點一樣。

4.舉個例子

1.解決NSLog(@"%@",string);繁瑣的打印log
小伙伴們在平時的開發中有沒有為了想看某個變量的值而NSLog(@"%@",string);偶爾一個還好可是項目大了每每運行起來的時候下面就無數個log信息,自己看的也心里煩而且在release版本下還會消耗一本分的性能,所以在調試的時候可以選擇為為某個變量添加特定的條件以及Action來觀測該變量值的變化。

2.解決跳過一個函數調用來簡化程序的行為

if (1 || condition) {

}

對于上面簡化判斷的方式是可取的然而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在進行判斷時如果使用expression命令將條件改為YES或者在復雜的判斷中修改為任何你想要的值,無疑是極為方便的

-(void)testFunction {
  return;
  //已經存在的一些代碼
}

比如已經運行起來的程序突然想跳過某個方法,那么就必須像上面那樣寫然后再重新編譯,對于大工程來說編譯時間無疑是個漫長的等待,so你或許可以機制的利用thread return來直接返回

5.更新UI

有時候為了調試一個簡單的布局而來回修改編譯,那么漫長的編譯時間無疑會浪費掉你寶貴的開發時間,在xcode8以前似乎有這么一個插件可以適時將修改反應在界面上,可惜xcode8以后就沒用過了,那么在這里通過LLDB調試器也可以更加炫酷的實現這一功能。
前面說過在LLDB中的變量都要在變量名前加上 $

1.假如我們要修改一個view的顏色,那么可以通過po命令來獲取到你想要你的view的信息(假設給view開辟的內存地址為:0x7f82b2601fd0)
首先獲取這個view

(lldb) e id $myView = (id)0x7f82b2601fd0

在調試器中改變這個view的顏色

(lldb) e (void)[$myView setBackgroundColor:[UIColor redColor]]

最后刷新UI即可

(lldb) e (void)[CATransaction flush]

此時你就可以看到界面上view的顏色被修改為了紅色,因為即使你仍然在調試器中,渲染服務實際上是一個另外的進程 (被稱作 backboardd)。這就是說即使我們正在調試的內容所在的進程被打斷了,backboardd 也還是繼續運行著的。

2.push一個ViewController
想象一個以 UINavigationControllerroot ViewController 的應用。你可以通過下面的命令,輕松地獲取它:

(lldb) e id $nvc = [[[UIApplication sharedApplication] keyWindow] rootViewController]

然后 push 一個 child view controller或者是已經存在的特定的view controller

(lldb) e id $vc = [UIViewController new]
(lldb) e (void)[[$vc view] setBackgroundColor:[UIColor yellowColor]]
(lldb) e (void)[$vc setTitle:@"Yay!"]
(lldb) e (void)[$nvc pushViewContoller:$vc animated:YES]

最后運行下面的命令:

(lldb) e (void)[CATransaction flush]

navigation Controller 就會立刻就被 push 到你眼前。

寫了這么多除了讓我自己能忘記的時候回來看看同時也希望對有所需要的小伙伴有所幫助!

參考文章:與調試器共舞 - LLDB 的華爾茲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你是否曾經苦惱于理解你的代碼,而去嘗試打印一個變量的值? NSLog(@"%@", whatIsInsideThi...
    木易林1閱讀 967評論 0 4
  • 你是否曾經苦惱于理解你的代碼,而去嘗試打印一個變量的值? NSLog(@"%@", whatIsInsideThi...
    paraneaeee閱讀 1,219評論 0 7
  • [轉]淺談LLDB調試器文章來源于:http://www.cocoachina.com/ios/20150126/...
    loveobjc閱讀 2,593評論 2 6
  • 轉載 與調試器共舞 - LLDB 的華爾茲: https://objccn.io/issue-19-2/ 推薦:i...
    F麥子閱讀 3,359評論 0 10
  • 與調試器共舞 - LLDB 的華爾茲 nangege 2014/12/19 你是否曾經苦惱于理解你的代碼,而去嘗試...
    McDan閱讀 889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