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跡可尋的成長

每次看戰友的成長記錄,我都會有一種感覺,這些改變也在自己身上發生了,我也可以寫出這樣的成長記錄的。然而,我卻把它當做一個小的改變,覺得還沒有達到我想要的改變。因為我的目標定的是“財富自由”。

回頭看,這一年自己走過的路,最大的感受是很充實,沒有虛度光陰。在這一年里,我做了以前只是想想,卻從來沒有采取行動的事情,正所謂“雁過留聲人過留痕”。成長也應該是可以做到:有跡可尋的。而我采取的方法就是老師說的“勤做記錄”。

就像在專欄里留言一樣,當時我并不覺得這就是在做記錄,只是按照老師說的一定要留言,而現在的我,把留言當作了一個習慣。如果一篇文章,看過之后我沒有留言,就仿佛感覺什么都沒看過一樣。即便當下很受觸動,但也是過后也會很快忘記。

只是當我回頭再看的時候,我才發現,這不就是在做記錄嗎?是自己的成長記錄,是有跡可循的成長記錄。

記得金馬做了一個搜索引擎,可以查找自己在專欄里的留言總數和總排名。我懷著忐忑的心情,也查了一下。

第一次查的時候,總排名第四。這個結果嚇了我一大跳,我沒有想到,在近17萬人訂閱的專欄里,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做到了第四名,我自己當時都感覺匪夷所思。

而我的另外一個反思是,作為一個留言的佼佼者,我這一年的成長和改變,能配得上自己的這個名次嗎?老師又該如何看待留言這么多,卻不寫成長記錄的學生呢?其實是我想多了,我的這些留言不就是自己的成長記錄嗎?

剛才我又查了一下自己的排名,變成了第十名……可見,競爭還是很激烈的。(查詢地址:http://caifu.xiaolai.co)

我的第二個有跡可查的記錄,是在簡書堅持每天寫日志,這個習慣的養成是我之前不敢想象的。因為寫日記,也是我很想做的事情,我平時也會偶爾記錄一下,但是我并沒有持續做的決心。

然而,在戰友組建的“寫作組 鄭州”里,我做到了這一點,在養成習慣的過程中,一百天是一個坎,而現在的我,已經持續做了半年多。在這過程中有過煎熬,也有過痛苦,但是唯一沒有的就是放棄。而現在,給我帶來痛苦的不是寫,而是漏掉一天!而這個有跡可尋得過程,也被很多戰友見證了。

坐享”這個習慣,我也做了記錄,在每天的三件事兒里,我的第一條都會寫上“冥想40分鐘”,從3月2號開始一直堅持到現在。也就是從那一天開始,我正式開始在古典老師的三件事里打卡。

其實這件事情,在好幾年前,古典老師都發動過,當時我也入他的了QQ群,叫“清晨三件事”堅持一百天的行動,那個時候沒做幾天就放棄了。所以,在第一天開始的時候,我在心里定了一個時間,就是堅持到一百天,從開始的那一天,我就確信,不會像之前那樣草草放棄,這次肯定做到,沒想到這一晃,早就過了一百天的砍。

持續做了這么久,放下這件事的可能性,我想是沒有了,除非“每天三件事”倒閉!

在關于持續做這件事情上,我是充分發揚了老師倡導的“踐行”,可是,我也知道這只是第二步,最終的目的是做到。然而對現在的我來說,沒有什么不敢學的,也沒有什么不敢持續做,這是我有這樣想法的是:相信積累的力量,一切都要靠積累。像曾國藩說的:人若有恒,事無不成

在看問題的角度,和對生活的態度方面,也有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就在去年六月份之前,我還是生活在自卑,不自信,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之中。而現在,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要對自己的未來充滿盲目的自信。(因為除了你沒人相信)

而事實上,我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這一切都源于兩個字“篤信”,對老師的篤信,對積累的篤信,對踐行的篤信,對成長的篤信。非常欣賞老師說的那句話“終身成長者”。對于一個懷有這樣“篤信”想法的人,還有什么好怕的呢?

接下來還要踐行另一個習慣“早睡早起”,不過,這件事情做起來確實不容易,雖然有堅定的決心,不過還是很容易被打斷。今天就是這樣,因為要完成今天的寫作任務,所以不得不犧牲早睡。

這個種子已經在我心里種下,每天給它施肥澆水。我想這就像我當時開始“每天三件事”,“寫作”那樣,它也能成為下一個“有跡可尋的成長”。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生活就是一個坑接著一個坑,掉下去需要自己學著爬出來。沒事兒人一樣的繼續向前,向前,再向前...過程中,臉皮的厚度不...
    閃閃貓閱讀 868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