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對投稿的地方,羊毛隨時薅

這幾年也靠投稿賺了一點點小錢了。來說一下我投稿的經歷。我主要是寫散文和一些旅行、留學相關的文章,所以只針對寫這些文章的朋友們給建議。小說我不會寫,因此也沒發言權啦。

大學的時候比較閑,最開始是從一些簡單的兼職編輯開始。當時也是從豆瓣上面找的活兒。大家小時候應該都看過《人生必去的xx個地方》,《xx勵志小故事》之類,我在網上找的就是這種編輯的活兒。主要是要求把內容改寫,順序語序要改變,但是大意重復沒關系。這種工作不太用動腦子,其實也不用太思考,所以收入也不會很高,1000字也就三五十塊錢。不過對于大學生來說還是不錯的,畢竟那個時候空閑時間多。

后來自己就覺得這種活兒不好玩,沒有技術含量,還是決定多寫東西。以前網絡沒這么發達的時候,經常去圖書館看雜志,雜志內頁首版或者末版就有投稿聯系方式,那時候還是主要用email或者打印版寄到雜志社。看清楚對方的要求和文章風格是不是自己可以寫出來的,如果滿足就開寫。這種形式比較古老,也不方便跟編輯聯系,很多寫了投了都是石沉大海,也沒有反饋,不知道自己寫的不好的地方在哪里。

漸漸地網絡發達了,豆瓣上有很多征稿約稿的小組。里面有很多征稿約稿的雜志報紙等等,很多很靠譜的。當然首先看要求,也可以辨別一下是不是靠譜。如果對方把雜志名稱、稿酬、要求都說得很清楚,一般沒什么大問題。如果還是很擔心,建議把對方提供的郵箱或者QQ號碼在網上搜一下,順便看看對方的豆瓣主頁,基本上就能判斷是不是騙子了。當然還有些號稱初創雜志征稿的,寫的天花亂墜,但是對稿費只字不提,這種一定要小心啦。大家可以隔兩周或者一個月看一遍這些小組,把自己感興趣的、能寫的找出來,馬上跟編輯發個豆油,或者加QQ聯系,套套話,要個樣稿,一來二去熟了機會也就多了。有了樣稿,知道需要的風格,就比較好拿捏。然后主要還是多跟編輯多溝通,看對方的需要,并作出相應的修改。

很多大型報刊也是時不時有征稿的。之前在微博上刷新聞就恰好看到每日經濟新聞和南方周末征稿,正好自己可以寫,又有相關配圖,寫了馬上就遞過去,發了。大刊物到底不一樣,審稿快,給錢快,給稿費也大方。但是對于普通人來說,這樣的機會不多,只能碰運氣。除非以后有底氣了在這些大報刊寫個專欄什么的,不然只能是看運氣拿一點是一點咯。

另外,微信征稿也是個新的趨勢?,F在很多媒體、盈利性的公眾號都是通過微信征稿,可以在直接用微信搜索“征稿”之類的關鍵詞,就可以看到很多征稿的信息。或者找出一些你感興趣的公眾號,比如我擅長寫旅行、書評類的文章,就搜索相關的公眾號,看看有沒有相關的投稿信息,或者直接跟編輯聯系問能不能投稿。這樣增進了交流速度,也增加了自己的文章產量。

現在簡書和知乎也是個大熱門。我知道很多編輯喜歡在簡書上找作者,在朋友圈分享的不少爆文也注明了是來自簡書。也有很多大牛在知乎上寫了非常專業的文章,然后被編輯看中求稿的。我暫時還沒有的能力,但是這樣是很可行的,有這種水平的同學可以多寫啊~

另外,寫旅行攻略、旅游的同學,當然也可以多看看國內幾家大型的旅行網站。這幾家網站都是非常鼓勵寫游記的朋友的?;蚪o積分可以兌換東西,或直接發禮品卡可以直接在網站購買旅行相關的產品(門票、機票之類),可以值得一試。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