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給黑貓為妻的那一年,我成了無房一族。一生養育了4兒2女6個孩子、終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公公婆婆,沒能像其它公婆一樣,給黑貓掙得一屋片瓦娶媳婦用,我和黑貓只能在結婚后踏上了自己奮斗購屋的艱難歷程。
那年頭的房子便宜啊,一兩萬塊錢可以買個一進兩開的標準套房,一個月不足200元的工資盡管不高,兩個人一年的收入合起來,不吃不喝足夠買20平米。
照這樣算下來,沒幾年時間就可以購得一套美屋,可我就是奇了怪了,我們愣是租了四年房子,手頭還是沒有一分錢的積蓄。
到第五年,我痛下決心,去銀行開了個零存整取的戶頭,一個月強制性存進200元,年底時,手里第一次握住一筆小小的存款,雖然很少,離買房似乎還差遠,但是有錢就比沒錢強,起碼心里有了絲底氣。
是年,房價跌得沒形,頭一年還賣二萬的房子,這一年一萬幾就可以買到了。恰巧單位的家屬院有人在賣房子,我用這可憐的2000元,又舉債13000元,把這一廳一廚一房變成了自己真正的家,當然,還有院子,還有涼房,形成一個獨立且開闊的小天地。這大約是1998年的事情了。
說實話,當時買這個房子的時候,是沒有支持者的,包括黑貓在內,他的想法是,如果手里有錢,一定用來做生意賺錢。而不是壓在一個越跌越沒價的房子上。可我認定了一個死理,我不想再到處租房成天搬家了,我只想要一個安定的窩。
后來的事實證明,這個做法是十分英明的,至少應該說是非常正確的。但是時隔一年,沒能拗得過黑貓的一再懇求,這套房子被折價14500轉手賣掉換回一輛小貨車。
我們的計劃是用這輛貨車,二年之內實現換大房的宏偉理想。沒成想人算不如天算,新車開了不足一月,天災人禍橫空襲來。一場車禍在一轉眼的功夫,令黑貓去黃泉路上走了一遭后,讓我們的經濟成功回復婚前狀況——家徒四壁。不同的是,多了一張吃飯的小嘴。
這一年的日子,是灰色的,給黑貓看病加上一家三口的生活用項,僅靠我一個人的工資日子過得捉襟見肘。
沒多久單位開始隨大流改制,意思是把國有企業的編制改成股份制,所有職工可自愿入股或者買斷。這在當時是個重大的選擇,很多人在去還是留的問題上久久難以抉擇,可我幾乎是一夜之間就決定走買斷這條路。
大難不死的黑貓,雖然保住了命,但身體還不是三天五天就能見好的。女兒尚且年幼,僅靠我這點死工資注定難以維持生計。買斷工齡我沒有其它任何想法,我只是覺得,我得想辦法撐起這個家。
買斷工齡得到8800元的補償款,拿出5000元一次性繳了社保,等于延續了我在國企時的社保,為退休后的生活買了一份基本的保障。當然,這件事得萬分感謝我的母親,是她十分堅決的態度影響了我。剩下的3800元,就成了我的創業啟動資金以及生活費用。
當時正好有一個三口之家,迎街蓋起了一棟二層樓房。房子不是很大,一共二百多平米的占地面積,底層是四個門點房,后面有個住人的小房子另加鍋爐房,二樓蓋了兩套兩室一廳的戶型,一套自己住,另一套打算將來給兒子娶媳婦用。
因為夫妻兩個都是在銀行工作,孩子上學,他家要請個燒鍋爐的人負責給這一棟樓房供暖,一個月給30塊錢工資,管住管水電煤費用,這對我來說,真是瞌睡逮著個枕頭。
如果不用租房,不用負擔水電煤的費用,豈不是解決了我的一個不小的生活難題,接下來,我只需要再解決一家人的吃喝穿用即可。不需太多考慮,即刻談好搬了進來。
當時還打聽到一家做鋁合金門窗的小公司,需要招個會計,正好專業對口,于是托了熟人進了這家公司做會計。
日子安頓下來后,突然發現這棟樓離二完小特別近,而且二樓的一套房子是空著的,于是萌生了開午托班的念頭,和房東一商量,說好3000塊錢的年租金把這個房租下來,幸運的是,這個房東太好說話了,不管收多少個孩子,都不會多算水電煤費用。
最重要的是,房租可以緩后再交。只是這么一來,燒鍋爐、上班加上管理孩子們就有些力不從心了,于是請了個阿姨幫忙做飯管理孩子,日子逐漸走上了正軌,收入也開始穩定起來。
2001年,手里有了8000元的積蓄,我心里的買房欲望又萌芽了,于是開始四處打聽看哪里有合適房源。
這么一留心,有天就注意到報縫有個拍賣公告,心想著何不去看看法院執行回來的房子有沒有便宜可揀。
別說,這一看還真是看對了,有一套房子,看起來根基打得特別高,房子蓋得特別漂亮,奇怪的是價格只有19000元,仔細一打聽,原來這個房子是有點毛膩的。
房主因挪用公款事發和老婆離婚后,房子一分為二。現在要拍賣的那一半,就是屬于他的那一半被法院查封回來的。和老婆的那一半并沒有實質性的真正分開,院子還是一個院子,房子是有門相通的,大門是走的一個。
之所以定價這么低,是由于他前妻的阻撓導致看房困難而數次流拍。我趴著大門縫朝里看了看,當即決定就這套房子了。
拍賣的那天很順利,因為沒有人競拍,所以我也沒舉牌,拍賣會結束后,去找那個負責人一談,18000成交。對他來說,終于為這個房子找到了買主,對我來說,這樣的房子這樣的價格,太劃算了,真是皆大歡喜。
拿到合法手續后,房子分戶顯然就成了很簡單的一件事了,因為當時實在是太忙了,分戶的工程斷斷續續用了一年時間,花了6000元錢。
這么好的一套房子,一共花了24000元就搞定了,說實話我真是高興壞了。當然,這時候的黑貓,仍然堅持他的想法。他認為,有錢還是應該做生意賺錢才對,開午托班租的房子,做生意住人一舉兩得,根本沒必要現在投資買房子。
可是他說他的,我做我的,住進來之后,更加感覺到這個房子的好。家里的壁紙纖塵不染,窗戶寬大明亮,陽光肆無忌憚的揮灑進來,暖氣爐,是那種即節能又美觀的,這日子,真是太愜意了。
要說人的欲望,是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無限膨脹的,在這個房子里住了沒有多久,突然發現大家都在趕一個潮流,那就是住樓房。
去過幾家住樓房的朋友家一看,那屋子,才真的叫窗明幾凈,不用掏煤爐,不用提炭,不用倒泔水,不用倒垃圾筐……
較之于住平房,那好處多得沒法數。心里動了換樓房的念頭沒多久,正好遇上朋友的單位分房子,內部員工用很便宜的價格就可以買到地段質量都上乘的樓房。
我當即動員朋友,用他的名額幫我買了一套。面積只有64平米,而且是六樓,可總價低啊,一共才48600元。雖然仍得舉債,可心里遠沒有了初次舉債購房的惴惴不安。真是應了一句老話:虱子多了不咬人。
然后開始賣這套平房,不用說,這套房子真是太好出手了。住了也就一年多時間,轉手33000元賣掉,賺到9000元,可別小看這9000元,房價當時是十分低迷的狀態呃。
接下來就是樓房的交接、裝修,又用掉10000元出頭,我也如愿住進了新樓房。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命運顯然隨著這次買樓發生了轉變,因為趕上了樓價飆升前市場低迷的末班車。我真是憑空逮了個大便宜。這一年,是2004年。
到2008年,隨著樓價的一路攀升,這套小平米的頂樓,已由最初的市值六萬,漲到了十好幾萬了。當然,當年數次借回來買房用的那些錢,隨著工資在數年間的不斷上調,早已攢夠錢分批還清。
幾年來,眼看著樓價節節攀升,說實話,真是讓人心驚肉跳。我常常想,如果我當初沒有舉債買房,而是一直等攢夠了錢再來買房,恐怕再過十年,我都買不起這套小戶型的樓房。
如今貸款政策好了,只要符合條件,買房的人們可以從銀行申請貸款。有人說,背上那么多的利息買房,真是太不劃算了,而我的經驗卻告訴我,舉債買房,有利無害,當然,前提是:一定要及早進行原始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