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人呆呆地坐在窗前,望著16層樓外的風景,雖是滿眼的繁華,卻難填平內心的落寞。最近不知怎的突然很不想一個人待著,害怕安靜下那冷寂的空氣,冷的讓人發寒。 之前一個人待著的時候還能打開個電影安心的看整個下午,如今雖然聽著男主那有磁性的聲音,卻無法用心入戲,腦子里總能萌生出二三個跑出去的小念頭。
周末約了二三老友一起腐敗,還沒上菜,大家坐在一起暢談,從情感到人生再到教育孩子,可謂是無話不談。我時不時講個小笑話引得大家一陣發笑,看著大家開心,我也忍不住“咯咯咯”地樂個不停 ,可樂著樂著,笑容突然在我的臉上僵住了。不知你們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體驗,你在跟別人說話或者你在聽別人講話的時候,總希望能保持著嘴角45度的微笑注視著對方,可總不知道在何時因為何種原因,這微笑會僵化在臉上,讓你自己覺得超級尷尬,我此時此刻就是這樣的,不要問我的心理陰影面積,因為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衡量,簡直可以用浩瀚來形容。
最后一道菜上齊了,大家要講的話也越來越少,漸漸地陷入了一片沉寂,只剩瓷勺磕碰碗沿的聲音零零星星散落。我抬頭環視了一圈,大家都在專心的品嘗這桌上的每一道菜,正應了那句古話,“食不語,寢不言“。聚會從上菜開始,就注定了要早早地收場。
“小A,我先走了,男朋友開始奪命call了!”
“小A,我也走了,晚上還要看書呢!”
……
就這樣,他們一個接著一個的起身,一個接著一個的離開桌子,在我的眼睛里越走越遠,直到消失不見。
都走了,我呢喃道。
全都走了,我又重復了一遍。
真的沒有人能一直陪著我。原來的我特不信這話,還因為我的朋友跟老媽大吵了一架,我有很多朋友,我的朋友可以這么講叫走遍天下皆好友。而老媽卻總說我的那些朋友是狐朋狗友,我定不服,一定要跟老媽討論出個所以然,討論著討論著就演變為吵架,現在想想真可笑。
我起身結賬,一個人走出了飯店。看著北京的夜晚,燈紅酒綠一派祥和,而這于我只不過是另一種嘲笑。一個孤單的人,置身在這嘈雜的燈火下,終是一份悲哀。
我沿著街道,一直走一直走,孤單和哀傷圍裹著我,纖細如薄暮。我站在路燈下,看著落在地上那個孤孤單單的影子,忍不住苦笑。二十六年來,我一直讓自己穿梭在一群又一群的朋友中間,陪著他們瘋,陪著他們鬧,陪著他們沉醉,沒想到最后,我卻落得一人獨受落寞,這才是最大的悲哀!
我突然間發現,原本以為的在一起,其實不過是自己給的心理安慰,沒有誰會一直陪著誰,你終究還是要踏上一個人的歸途,他們不過是你旅程中的匆匆過客,只是有些人走遠了就再也不愿意回來,而有些人總是在你身邊走走停停,停著的時候就回過頭來跟你打個招呼,這些就是朋友。而朋友也只能是在某些時候出現,所以終究還是你時時刻刻陪著自己,也許孤單是生命賜給的禮物,我們終究還是會愛上那個孤獨的自己。
繁華落盡獨剩一個人的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