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為什么我看武俠小說容易生氣
作者:鄧哲
近日和朋友聊起賽爾喬·萊昂內的鏢客三部曲,不知怎地,卻被勾起了武俠的癮。
念大學時有個看法,覺得中華民族最原初和最本真的文化其實是《山海經》,是女媧補天、是夸父追日、是精衛填海、是后羿射日。只可惜,這種近乎神奇的理想主義精神后來都消失了,只在游俠列傳中偶有蹤跡。武俠,是中國式的理想主義、英雄主義和質樸的正義感。西方有騎士精神,中國有俠客精神。美國的理想主義和英雄主義是牛仔;歐洲的理想主義和英雄主義是騎士;而中國,是俠客。
哲思·你的人生,有多大的延展度?
作者:韓大爺的雜貨鋪
1.
有人問我:你什么時候開始,意識到自己長大了?或者,長大后的你,相比于小的時候,最深刻的變化是什么?再或者,哪件事情的發生,讓你感覺到自己正在一點點變成熟?
我的回答一貫簡單真誠且沒出息:我發現,我越來越不挑食了。
藝術·文化·江州司馬青衫濕——詩人們的眼淚為誰而流?
作者:池塘之底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不為文而作也。”
在被貶江州的那一年,白居易給好友元稹寫了一封長信《與元九書》,在信中,白居易陳述了這樣的創作理念。
談寫作·書寫一生如一篇美麗的散文
作者:xwgong
好的散文形散神聚。散文如果不散,一定會過于嚴肅而索然無味;如果散而不聚,則大都會因言之無物而顯得沒有靈魂。
要寫出一篇好的散文,總得先有些感動。無論是人或事或物,冷不丁在某一個不經意的瞬間,它輕輕地撩撥到你的心弦,喚起一些沉睡已久的情感,也許你會因此覺得暗暗地興奮,甚或會有些輕微的焦慮。你不想錯過和那情感的約會,因為那興許是上輩子的情人的呼喚;可它又只是若即若離,你畢竟無法和它共枕同眠。你總還是放不下它,于是訴諸于文字,形成一篇美好的散文。
想法·為什么要讀詩
作者:劉淼
詩是語言的精華。有時候,需要一篇文章才能表達的情感,通過詩,只需要幾句話就可以表達。而我們歷史上的優秀詩作那么多,所以當我們要表達情感之時,許多經典的詩句會自動跳出來。
1945年,日本投降,打了多年的抗日戰爭終于結束。《大公報》社評以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為開頭:
心理·如何快速的讓自己懶死
作者:lekli
從小,我就有一個夢想,就是當科學家……才怪!我的夢想是……快速的讓自己懶死。雖然我知道這樣不對,但是虛度光陰并最終懶死的人生結局,想想真的很爽啊!
為了能快速讓自己懶死,我琢磨出了以下四個方法。為了確認這四個方法確實能讓自己快速懶死,我第一次這么努力地逐個方法實踐。
談談情·說說愛·一心想嫁給右先生的姑娘,你是生活不能自理嗎?
作者:傅踢踢
對右先生的執念像一顆裹著糖衣的毒藥,當甜蜜的表層融化,內在的部分會麻痹公主們,讓她們失去愛情里最重要的東西——獨立去愛一個人的能力。
相信你們都看到左先生和右先生的梗了。如果還沒有的話,我們來簡要回顧一下。
撞了車
左先生:
漫畫·手繪·這個春節沒發文,只因畫畫更開心(13圖)
作者:沙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