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射擊游戲,滿足男孩的動態追蹤本能。
男孩的大腦間有比女孩更為完備的裝置來處理速度,角度和距離。因此像涉及這類有著強大速度感的動態游戲。深受男孩青睞對于這股天生的內驅力,阻止他不如善用它、滿足它,讓男孩借此建立成就感,變得更有自信,并獲得同伴的尊崇。
堆好積木不是目標,推倒積木才是重頭戲。
樂樂鐘情于對積木單調游戲,而且不知從何時起,還加入了另一個驚悚的爆點——再堆到一定高度時,拿彈力球用力擊過去。
砰的一聲,積木應聲倒地,這一瞬間樂樂呲牙咧嘴,爆出共鳴,呵呵呵,他的笑聲仿佛告訴我 這樣才好玩。
這是小男生對積木游戲的最高潮,只見他們兩眼發亮,驕傲的手持“武器”,蓄勢待發,似乎所有的辛勤建設,只為了這一刻,砰!砰!砰!快節奏連續轟炸,具體而微小的城市,小城堡被摧毀到體無完膚,小男孩則表達出同步的快感:“好好玩啊,我們再來堆一次!”
男孩空間感較佳,堆積木要比拼拼圖更有成就感。
男孩普遍較優異的空間感,隨著心智發展會出現更明顯的分化進步。幾乎所有男孩都愛玩立體組合型的益智玩具,在拆解和拼裝的循環動作中感受無窮樂趣。只是認真組合完后,為何又要用力推倒,這背后暗藏的玄機也跟男生的生物本能有關。
男孩的狩獵者大腦,導致他們熱愛動態追蹤的游戲。
推倒積木,轟炸成品,甚至拿東西砸人,沒有媽媽能找出正當的理由為男孩,這些粗暴的行徑做合理的辯護,尤其在玩團體游戲時,媽媽們看了孩子的這些行為更是面面相覷。
遠古時期的男性必須以迅速精準的視覺,來追蹤獵物,以保障全族獲得足夠的食物,這種在空間中追逐動態目標的特質,在歷代眼花后不斷的被加強,甚至烙印于男性的大腦基因。
妙計一:設室內小游戲,在家也能享受“瞄準樂趣”。
魔鬼氈小球投擲游戲
(1)用無紡布制作目標布板,根據需要剪裁書適合的大小,并且用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區塊,并拼接縫在一起。想在簡單一點兒,也可以直接在一大塊無紡布上用起一筆畫出各個區塊。
(2)把家里不用的小球和乒乓球,用兩條用魔鬼氈交錯包起來,就成了黏性十足的射擊球。
飛鏢玩具組射擊游戲
孩子上小學之后可以買射擊飛鏢組,給他們當玩具,上面有精確的分數標示區塊,喜歡挑戰高分的男孩可以玩上好一陣,又不會過分吵鬧,對他們來說是很完美的室內游戲組。
自創套圈圈游戲
可以拿家里吃剩的糖果 餅干 外包裝盒 以及不用的小文具,小玩具放在地上,擺成一排排的目標物,就像是夜市的游戲攤兒,設目標的圈圈就用大膠帶環來充數。
還有另外一種玩法,就是把所有紅包袋都裝滿玩具紙鈔和錢幣,金額不一,有些還是空包,然后就開始套圈圈。最后每個人再把套到的紅包袋一一打開,誰套到的錢最多,誰就贏了,真是一個充滿驚喜的套圈圈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