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與抱怨相處,多花時間自省》爆文拆解

昨天讀了人民日報上的一篇題為《少與抱怨相處,多花時間自省》的10+爆文,很想知道10+是怎么寫出來的,特意拆解了這篇文章。

一,標題

文章原標題是《把抱怨的時間拿來進步,你早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抱怨是大家經常會有的情緒,不論男女老少,沒有特定場景和具體事情的限制,具有普適性,受眾面很廣。

作者選用抱怨作為標題的關鍵字眼,是充分考慮過閱讀基數的。

題目的鉤子是“早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有情緒帶入感,從讀者情緒和心理角度出發。對話感極強,接地氣!

修改后的新標題《少與抱怨相處,多花時間自省》在保持原標題優點的基礎上,更簡潔,更能提煉出文章內容的核心要義,再一次優化升級。


二,文章結構

第一段: 故事a+觀點1

第二段: 觀點2+現象1+心理學理論+故事2(詳)+故事略,主要為突出觀點2。(夾敘夾議)

第三段: 故事3+觀點3

三部分逐層遞進,推動主題不斷升華,強化作者觀點。從抱怨輕的影響是導致學習成績差,稍嚴重會影響工作業績的提升,最嚴重是影響創業的成敗,甚至是徹底毀掉事業,程度不斷加深!

用故事說理,夾敘夾議,不斷強化抱怨的負面作用,戳中學生,上班族和創業者的心,精準的傳遞了作者的價值觀,實現了文章的寫作目的。


三,內容分析

故事素材選用了三類:

素材1是大學階段熟悉的培訓班同學

素材2是和朋友聊起創業時期做過的傻事,一個人抱怨與不抱怨產生的前后變化。

素材3是曾經有個愛抱怨的朋友,這部分是輕描淡寫,一筆帶過,只為突出觀點而補充。

素材4是網絡中不同態度的小說創作者,兩個人兩種不同的人生結果。

結尾,用金句凝練了中心思想,強化觀點。


四,金句分析

1.抱怨就像多米諾骨牌,當一件事情讓你不滿意時,如果你只是持續抱怨,甚至自暴自棄,卻從未想過去做些改變,那你就不要太指望局面會好轉。(采用比喻修辭,形像生動)

2.與其期待別人完美,不如指望自己成功。

關鍵句式“與其不如”。(引導性強)

3.抱怨解決不了問題,如果真對目前的工作狀態不滿意,要么馬上找個好下家,要么把能力提升上去,然后瀟灑辭職。如果兩者都做不到,抱怨又有什么用呢?

關鍵句式如果,要么,要么+反問句(增強語氣,突出抱怨沒用)

4.你的態度,時間看得見。

這句話用時間這個客觀因素去陳述觀點,時間不容置疑,有說服力。

5.抱怨只會讓別人遠離你,大家都不喜歡負能量的人。把抱怨的時間多用來做些自我提升,你可能早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從利益損失角度來說,提醒大家抱怨的損失和不抱怨的獲得,帶動了損失厭惡情緒,強化了主題。

6.少與怨氣相處,多花時間自省。

一少一多,對稱而有韻律,短小精悍,很容易被讀者記住。

7.如果勤奮和思考將你的時間占滿,那還哪有時間去抱怨呢??

一般疑問句,增加對話感,疑問句能引起讀者思考自己的行為,號召行動。更好的實現了這篇文章的目的。


? ? ? ? ? ? ? ? ? ? ? ? ? ? ? ? ? 總結

從標題,結構,素材,金句四個方面去拆解,可以直觀地看到作者的寫作思維和方法。不由得再問: 好文章是怎樣寫出來的?答案中再次浮現出一個重要因素《寫前定中心》,其他奧妙有待繼續探索。http://www.lxweimin.com/p/83fcc6474afd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