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老師,我有一點不太懂:“你如何選擇,就是你的生命的根本所在?!比苏f選擇決定命運,那到底怎么樣才算是主動的選擇,在無助的時候又怎么能主動地選擇呢?如同駱駝在沙漠中行走一樣,它又如何有選擇的權利呢?只能堅韌的往前走吧,只能忍受風沙肆虐,太陽暴曬,要是不能堅持下來,生命就結束了,那這樣的生命又怎么主動選擇呢?
我認為,任何時候,你都有選擇空間,比如在沙漠中行走,你也可以選擇讓自己有斗志和好心情,選擇有希望或沒有希望。
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有一句話我非常喜歡:哪怕世界明天就要毀滅,我仍然要種下一棵小蘋果樹。
如果你覺得沒有希望時,你覺得只是忍受時,那你的頭腦和活力也會處于關閉狀態,如果你還有主動精神時,那么在任何時候你都能看到更多選擇。
如果一個人內在的黑暗與痛苦太多太多,又沒有任何一個人能接住這份黑暗,在不斷觸碰痛苦的過程中會不會出現自己被黑暗和痛苦吞噬,而未能療愈自己的可能?
我覺得如果真是這樣,那一個人也許就只有走向毀滅了。但現實不是這樣,請記住有時間和空間,請記住任何時候,人都可以去尋找各種資源和可能性。
你的這個問題,讓我感覺到如果我進入你的邏輯,我也就相信了你向我傳來的絕望感,但這只是一種感受,而不是事實。
我在咨詢中和生活中,常常遇到這種時刻發生,處于絕望中的朋友會通過他們的表達,把絕望感也傳遞到我的身上,讓我覺得好像真的是無路可走了。
我想要提醒你的是,這種時候請你務必知道,這只是一種感覺,這就是絕望感,但這從來都不是事實。真正的事實是,人任何時候都可以有選擇?;蛘咧辽僦肋@是被絕望感裹挾了,以至于頭腦上都認同了它。當知道這一點后,就可以在心靈上騰出一些空間來,去尋找更多可能。
成年以后,再次向世界發出渴求的時候,有一部分可以自己滿足了,另外一部分可以找咨詢師,是這樣嗎?當學會滿足自己的時候,向外發出渴求,比如親密關系,是不是就比較容易得到回應?
武志紅
我認為向內和向外同樣重要。有了外在資源的幫助,也不要忘了向內求;有了內在的圓滿與強大,不要忘了去外在關系中去檢驗一下,自己是否真的過了這一關。
至少精神分析流派是極為重視關系的,還會提防一個人所謂內在圓滿,會不會是心靈僻徑。
思考:想到前兩天我也有絕望的感覺,整個人都是低能量的,別人見到我是一副面無表情的死相,我在努力找自己的黑暗能量是,不由自主陷進去,一切都是暗淡沒有希望的。當我意識到這一點,并且轉移專注點后,生能量復活,心情愉快起來。真是一年生一念死,生死能量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