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夏昆老師,是中國詩詞大會擂主、中學語文教師、專欄作家。在2021年的教育行走線上活動中,夏老師主講了一節《我們可能的詩與遠方》,對夏老師有了更深的了解。對夏老師的教學理念高度贊同:好的教育是老師自己的反思與摸索,好的教育是為了學生更美好,教育更美好。
那么如何通過自己的反思與摸索讓學生更美好呢?
我登上網絡,希望能夠找到答案。在搜索欄里反復輸入夏昆老師,皇天不負有心人,終于讓我從一篇文章中找到了答案,這是夏老師的一篇文章--《教師真正的絕活--讀書》。夏老師說:一個教師如果有絕活的話,這絕活必然是植根于自己的專業,應是教育教學的絕活。
夏老師從1998年開始閱讀“二十四史”,2005年開始讀《宋史》的時候,明顯感覺到以前學過的很多散亂的知識,現在憑借著歷史的線被串在一起。他的學生也告訴他,他們很驚訝于夏老師對與課文有關的知識如數家珍,旁征博引,娓娓道來。經常一節課下來,他連書都沒有翻開,但是一切了然于胸,毫厘不爽。夏老師意識到,在讀了很多原始史料之后,他已經將課本的知識還原到了他們在歷史中各自的本來位置上,而這棵歷史之樹又是有機聯系的,牽一發而動全身,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因此,他的課既立足于課堂,又放飛于課外。
夏老師通過長期大量的閱讀,對文本的理解和領悟能力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對一些課文中傳統觀點有了自己的視角和看法。他陸續寫下了幾十萬字的讀書筆記,并且出版了好幾本專著。此時的夏老師,我覺得不只是有一桶水,他更像是一條河,有源源不斷的水注入孩子們的心田,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滋養,這才是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