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才而非通才!要主動不要被動!

身邊有這樣一位朋友,他喜歡跟我說假設什么什么,我會不會怎么樣...一開始我可能為了繼續我們的對話不經過大腦的給一個答案,以至于不會顯得那么尷尬,但是當我發現這是他的一種習慣時,我就開始反感了,不讓溝通尷尬,卻總是為了思考這種假設的問題讓我的內心活動比較尷尬,于是我不再去沿著假設去給出一個答案,而是拒絕回答,直言不諱這個假設根本就不可能,也沒有意義。當然了,這是我們朋友之間的玩法。

這一天呢,這位朋友老毛病又犯了,拋出一個問題:假設有一個人學會了世界上的所有語言,你說他牛不牛比?我當時就。。。不過這句話是在跟另外一位朋友對話問的,雖然如此,我還是忍不住回答了,我說:嗯,我承認這個人很牛逼,但是只能說明這個人腦子有病。反正這個人也不存在,所以我就任性地這么說了。我為什么這么說呢?想到一個類似的比方,一群人,每個人都有一樣好東西,你是費盡心思只顧得到其他每個人的東西還是讓自己的這樣東西更有價值讓別人來追求你的東西?我想明眼人都會選擇前者。其實也許在其他人看來他手上的那樣東西再普通不過,你費盡力氣得到別人不見得覺得有什么價值,但是如果你能讓你的這樣東西變得更好,在別人眼里更有得到的欲望,那才是價值的所在。

不論是從成本上還是收益上來說,你去吸納所有都不如專一技之長,這也就是當今社會通才和專才的對立。你肯定聽過一個著名的短板理論(也稱木桶效應、木桶原理),可以說是一個全面發展的說法,可是全面發展也是有范圍有度的。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你更需要知道有個同樣著名的該理論的逆理論——長板理論,這就是說如果木桶的一邊較長的話,如果你將木桶傾斜你就會發現這能裝下更多的水。事實上,你真的會發現,你的專長才真的是突出你發揮你作用的地方,還拿那個語言通才的例子來說,他會了世上所有的語言,可是他是有需要去全世界所有地方去用當地語言交流嗎?并不是,會一門英語或者最多3門左右外語就已經搞定了實際99%甚至100%的需求,你說他花的那些大量的時間去學所有語言是不是浪費精力?而受益更不見得比只會一門英語好。

人都是要學習的,區別就在于你學得好那你是走在別人前面,總有一天別人會去學習你的經驗與總結甚至創造,你學得慢那你永遠都是在學別人丟掉的知識,永遠都是學不完,即使你學會了所有你感興趣領域的知識,那你也只是棋藝不精,很難有重要作為。這里體現出一個主動和被動的關系,是你去追著所有人學還是引領著別人去學,這是你能決定的,如果一味地被動,勢必損兵折將,到最后被淘汰,所以我們必須學會變被動為主動,汲取經驗發揮長處,勇于去實踐去創造去創新,也許終有一天,你會是那個讓別人望塵莫及的那一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語言與精神分析 四川大學哲學系 霍大同 第一講 1999年3月1日 這是一個比較困難的題目,我準備講的課的題目是“...
    團的花園閱讀 5,492評論 0 19
  • 去年的某一天,認識了一個新朋友,名叫“煲煲”,是一只我也不太清楚什么品種的小貓,這是我第一次很近距離的接近小動物,...
    小督督閱讀 342評論 0 1
  • 我來了,向大家學習,致敬!請多關照!
    阿斌哥閱讀 110評論 0 0
  • 今晚和閨蜜們在音樂餐廳小聚,松帶了正宗的加拿大冰酒來助興,小抿一口,柔綿甘甜,一首蔡雅健的空白格在不經意間...
    吃飽了才不餓閱讀 344評論 1 0
  • “錚錚鐵骨”,“尖刀利刃”,“共和國的衛士”,“人民的守護神”……這就是我眼中的軍人,他們用自己的臂膀和滿...
    任鵬_769e閱讀 1,015評論 0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