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的晴朗上午,在王穎教育大教室舉辦了第二期家庭教育沙龍,十幾位新老家長又如約歡聚一堂!
主題:如何有效緩解教育焦慮
沙龍一開始,王穎老師就為大家帶來驚喜,一個所有家長都備受困擾的主題——教育焦慮。
這是我們在教育中遇到的相當明顯和相當嚴重、而且也會干擾我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很多選擇的問題。
什么是焦慮?焦慮它是一種特定的情緒,是人的一種情緒反應,是負性情緒。正反饋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所產生的。什么叫負性情緒?就是不高興的情緒。
情緒規律很重要:正情緒負反饋,負情緒正反饋。
焦慮也可以是動力,焦慮的好處是什么?人的所有的情感在適度的范圍內,對我們都是有很好的幫助的。
焦慮它對人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它能夠推動我們在某個問題上開始尋求外界的幫助。
焦慮有壞處。它的壞處是什么呢?焦慮是一種很嚴重的負性情緒了,他負情緒正反饋反饋到很強的一個程度之后才有的。負性情緒它會干擾我們的理性的思維,會干擾我們的行為。
我們在非常生氣的情況下做出來的思考和行為,通常會有問題。所以嚴重的負性情緒焦慮,他會嚴重干擾我們的理性思維,干擾我們的行為,干擾我們對問題的解決。
首先焦慮通常怎么產生呢?我們家長自己在長時間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有焦慮,我們之前可能已經做了調整,或者適應,但是現在發現原來有問題的孩子,我們能把他的問題發現得更加清楚。所以這個時候大家開始產生焦慮了。
我們再來看看焦慮的發展。有一種情況是適應,所以為什么說孩子們之前家長沒有焦慮,來做了交流之后,發現開始慢慢的怎么又擔心了,這個擔心,還不斷的正反饋,最后開始產生焦慮了。
為什么呢?是因為我們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對自己孩子的問題給自己造成了焦慮,已經產生適應。
適應是什么?是一種我們的自我保護。通常我們在自己孩子的教育上,是最容易產生適應心理的。為什么呢?因為道理很簡單,我們這孩子他教育出問題了,我們沒法退貨,我們只能自己養一輩子,我們要心理不適應,你就得情緒崩潰,對吧?精神就得出問題。所以通常我們很容易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對孩子的成長中的問題逐漸產生適應性,而適應的心理,它能夠對我們自己有一個心理上的保護。
教育焦慮其實產生的原因非常多,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教育對我們現在的中國家庭來說太重要。
首先一個原因是選擇過多,比如說我們現在可以選擇體制學校,國際學校。出國留學了,又有中文沒學好的問題。
孩子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這種激烈的競爭也導致很容易產生教育焦慮。
再一個就是我們說的要求過高,這個要求過高實際上也是因為前面的選擇更多了,競爭更激烈導致的。家長沒有一個更高的要求。怕孩子起跑線上落后。但實際上咱們之前講過孩子的起跑線是什么?是家長,是家長給孩子提供的教育資源。而家長給孩子提供教育資源里邊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家長的眼光。
我們解決了孩子的第一個問題,他的進步又會產生新的問題,會產生第二個問題。問題總是接二連三,我們不可能很快就把孩子教育得沒有問題。
解決首要問題,后續的問題就已經比前面的問題影響要小。
我們來談如何緩解。首先重要的是我們得接受現實。我們的孩子目前是什么樣?我們得接受她,甭管她怎么樣,哪怕是以前我們確實在教育上出了方向性的偏差,這也很正常,任何孩子的教育,任何人誰能保證說我們家孩子教育過程中從來沒出過偏差?不可能的。
甭管我們孩子現在有多大問題,我們以前給孩子是我們能提供的最好的解決方案。那么我們現在就是要接受他,接受了之后,我們來尋求解決的方法。那么接下來就是加強交流。因為通過交流尋求幫助,找身邊朋友一問,人人說都這樣。
通過交流,你了解的孩子越多,你對教育的看法就會越理性越客觀。這也是我們舉辦這個沙龍的目的,讓大家能夠互相交流,看到別的孩子是什么樣,對你自己孩子的教育會有更大的幫助。
第三條是對孩子進行一個系統的規劃。這一點很重要,這就是家長的教育眼光,你能對孩子教育看多遠?你對他的規劃你看的越遠,你的規劃就會越系統。我們孩子該怎么平衡他的能力發展,我們在孩子整個的素質成長上有系統規劃了,我們還用焦慮嗎?不用了。
我們在孩子成長方面的系統規劃,有三條線,第一條線是你必須去學習和成長。如果你不去學習和成長了,那么你就沒飯吃了,這條是底線。
第二條線就是學習分兩種,一種是腦力的學習,一種是體力的學習。你愿意腦力的學習很好,你不愿意腦力學習沒關系,咱就做體力活,體驗一下體力勞動。
如果第二條線孩子接受,那我們就開始進入第三條線,就是我們說的五規則:自主、認真、講理、配合、愛學。如果孩子能把五規則做好,那么我們對孩子大方向的教育已經非常好了。
互動:家長“慧”分享
王老師講完主題講座后,家長們就教育焦慮問題積極參與到討論中,使家長沙龍出現熱烈討論的新高潮。
有的家長說到自己總是希望孩子做得更準確,做得更多,王老師指出這也可能出于家長的焦慮。但如果是孩子自發希望自己做到的,反而是好事。
如何用好獎勵規則——獎分系統,引起家長們的討論,紛紛拿出自己的心得,王老師說明了正確使用方法。
多孩子家庭家長的困擾,也得到解答,王老師認為世上沒有兩片完全一樣的樹葉,孩子在不同的外界環境影響下,也截然不同,所以即使是雙胞胎,也完全不同,并沒有優劣之分,這不是孩子的問題,關鍵在于家長給予的影響。
一位家長感人分享: 孩子在學校,在爸爸面前都是乖孩子,在媽媽面前卻偏偏非常糟糕,仇視媽媽。反思自身的教育問題,是因為缺少對孩子的陪伴。
媽媽意識到,孩子的問題都是家長自己的問題。
集萃:現場金句
#要求孩子做得更多,也可能出于家長的焦慮。但如果是孩子自發希望自己做到的,反而是好事。
#孩子的詞匯量,不在于機械被動強化,在于父母給予孩子有質量的交流。
#建立孩子的人生動力非常重要。
#世上沒有兩片完全一樣的樹葉,孩子在不同的外界環境影響下,也截然不同,所以即使是雙胞胎,也完全不同,這不是孩子的問題,關鍵在于家長給予的影響。
兩個小時很快結束了,最后,給到場家長的福利是每位家長都可以向王老師提問,王老師會在兩天內一對一解答。
感謝熱心家長們參與本次沙龍,同時也歡迎更多的家長加入,一起探討正確的主動教育之路。
愿我們攜手共進、家校共建孩子們的人生動力體系,幫助、陪伴孩子們,健康、快樂、高效的成長。
讓孩子們自覺成長,享受自由人生。
王穎教育:引領幼小學生主動學習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