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自己就買了人生中第一輛小轎車,在這么多年的開車過程中,有一些體會及感悟,經過總結發現自己的心靈成長與開車過程的變化竟然是關聯的,以下把自己多年的開車感悟與大家分享:
1、世界我最大:開車時,喜歡開著遠光燈,碰對面的車交匯,自己根本不加理會??傆X得自己都看不清楚,開車還有什么意思,還是繼續開著自己的遠光燈。——28歲前做的事。
2、被動尊重別人:與對面車交匯時,碰到對方把原來的遠光燈調為近光燈,我也會跟著把自己的遠光燈調為近光燈。如果對方原來是近光燈或遠光燈沒調為近光燈,那我肯定還是繼續開著遠光燈,要是你尊重我,我也會尊重你?!?0歲前做的事。
3、主動尊重別人:交匯車時,碰到對方開著遠光燈,我會主動先把遠光燈調為近光燈,如果對方不加于理會,那我也會馬上調回遠光燈,如對方這時能調為近光燈,我還是會再次調為近光燈,否則誰怕誰,我尊重你,你還不尊重我,我肯定不能讓這種事發生的。——32歲前做的事。
4、把別人放在比自己更重要的位置:只要對面有車,不管對方是開近光燈還是遠光燈,我都會把自己的遠光燈調為近光燈,就是看不清前方,我會把車的速度開慢一點,也不再把車燈調為遠光燈。有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心?!?4歲前做的事 ?。
5、別人和自己一樣重要:只要對面有車,不管對方的車是近光燈或遠光燈,都會把自己的遠光燈調為近光燈。一個原因除外,對方的遠光燈,讓我看不清前方的路時,我還還是會把車燈調回遠光燈,不然這會讓我與對方都有危險,自己的生命與別人一樣重要?!?5歲前所做的事。
6、提高別人的素質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快樂:如果對方開著遠光燈,我會向對方打個遠光燈提醒他應該將遠光燈變為近光燈了,如果對方沒反映,我還會第二次提醒,如果還是沒反映,我會心安理得繼續開著自己的近光燈,不會因為對方不愿改變這種不良的行為而生氣,覺得自己做好了自己該做的事,就把對方當成是位風華正茂的26歲年輕人,沒能改進是他錯失一個成長的好機緣。——37歲后所做的事。
7、善行還需要有善法:昨天下班回家時,在路上碰到對面一輛開著遠燈的摩托車,我還是按照自己常年的習慣閃了兩次遠燈提醒對方,這時突然才發現公路左邊停著一輛沒開燈的貨車,嚇了一大跳,如果我好意提醒對方的遠光燈,而造成對摩托車司機看不清前方的貨車而撞上,那我可是罪人了,趕緊往后視鏡一看,辛好沒發生事故。這讓我明白了所有的善意及善行都必須建立在有效的方法(善法)層面上,否則,善意、善行也可能結出惡果。今后碰到類似的情況或開著遠光燈的摩托車,自己一定不會再用閃遠光燈的方式去提醒對方該關閉遠光燈了,畢竟對方是肉包鐵??!——42歲后所做的事。(2011-3-9新增)
8、有時運用好阿Q精神也是一種境界:有次碰到一個開著比我爛很多的車,因一點小問題,他竟然隔窗咒罵我,我只能安慰自己,人家的車比你差,讓人家發泄一下也是應該的。如果碰到開著跟你一樣的車,因一點小問題而咒罵你,那也可以這樣安慰自己,英雄所見略同,讓英雄發泄一下還是應該的;如果碰到開著比你好的車,因一點小問題而咒罵你,那還是這樣安慰自己,人家的車比你好那么多,讓人家威風一下更是應該了。也許別人說這是懦弱、是阿Q,但我卻覺得這是智慧,如果煩惱你自己不想要,別人是永遠無法硬塞給你的。(2011-8-3新增)
9、回家必經之路,有段路面非常爛,有些窟窿巨大,開車不小心會造成車的損壞,有次行駛在離爛路段大約還有300米的位置,看到對面有輛車已經快到窟窿前了,自己第一反應就是馬上把遠光燈變成近光燈,否則就有可能因為自己的遠光燈而影響到對面司機的視線,使得對方的車輛陷入窟窿內了。按自己的習慣一般都是在離對面車輛200米內才會變近光燈的,能在這突發的狀況下,及時改變自己的習慣,這也許就是學習善知識的力量,學習的時候也許自己并不知道自己的內心已經在改變了,但因為內心的改變,很多的行為也一定會跟著改變的,心變善了,善行的機會就多了,善行多了,呈現在你眼前世界就美了,眼前的世界美了,你也就快樂了,原來向外尋找快樂的方法,是要先改變自己的內心。(2012-6-16新增)
10、前天晚上下著小雨,從廈門回家時,國道上沒什么車輛,自己舒服地開著遠光燈、聽著麗江歌手侃侃的《滴答》歌曲,享受著雨中即景,突然看到前面貨車的剎車燈亮了幾下,這時才意識到,可能是自己的遠光燈太強,遠光燈光從貨車的后視鏡反射到司機的眼睛,造成司機在夜晚的雨中看不大清前方的路面(這路段還沒裝路燈)。從此以后,自己開車的近光燈、遠光燈使用范圍就更加廣了,看來這近、遠燈燈使用得當,不但利益自己、利益對面車道的司機,還能利益我們前方的車輛。內心有了更多的別人,這樣的感覺原來是這么的美妙,多一份心去關注別人,自己也會多積了一份的福報。生活中只要用心、只要多采用換位思考的方式,那到處都能是學習、成長的道場。(2012-6-16新增)
11、今天上班開車行駛在一條雙車道的省道上,一道是直行車道、一道是直行+右拐的道,自己是要直行,路口紅燈亮了,直行道前面有兩輛貨車,右拐道上沒車,自己不知不覺竟然跟著貨車停了下來,按理講我停在右車道也沒違規,而且我就成了紅燈前的第一輛車。一時自己也覺得奇怪,于是自己與自己就這樣交流了起來,甲我:你傻了、時間太多?右拐那車道沒車,你干嘛跟著兩輛大貨車后面?乙我:但萬一我后面的車要右拐,它不就過不了了,就要等我直行后它才能右拐了。也許你曾經閱讀過的書、思維過的事,它們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就隱藏入了你的生命里、體現在你的行為中。試想,說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孔老人家要是他開車也碰到這樣的情況,他會把車停在哪條車道上?(2017-1-6新增)
? ? ? ? ? ? ? ? ? ? ? ? ? ? ? ? 回音/2007-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