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ssie Grit - Mark Webber

讀這本書完全是因為在JFH的一個同事Kereen熱情地借給了我這本書。

作為一個從02年開始看F1的三腳貓車迷,看到同事Silvia貼了Riccardo的照片就攀談了起來。然而Silvia比我更三腳貓,看F1是受父親影響,得知我是Vettel fan就更興趣懨懨,表示不喜歡老是一個人贏,而且她現在連比賽都不怎么追了。沒想到隔天就招來了Kereen,Motorsports狂熱愛好者,粉絲屬性不明朗,但是討厭Hamilton。我還記得2016.3.27早上我到辦公室,發現這本書躺在我桌上,她說她買了這本借給我看。剛開始還是翻了幾頁的,畢竟用Multi 21做了下噱頭,但終究也沒什么料,于是就這么擱置了。等到我11月決定好了要走,就想著要把這本書看完,好在離職之前還給Kereen,然而也是沒想到,最后先離職的是她,而且還是effective immediately。


Webber的這本書寫的還是比較口語化的,基本上沒有什么閱讀障礙,可能偶爾需要查個單詞這樣。前一段的職業生涯講得相對比較枯燥,基本上就像是報流水賬一樣,參加了什么活動,獲得了什么名次,擊敗了什么人。可能對于受東方文化熏陶的我來說,聽一個人這么直白的“夸”自己,感覺有點怪怪的。然而作為一個從堪培拉邊上的小鎮一步步走出來的人來說,這其中的甜酸苦辣,又怎么可能用一些文字就能講清楚的。這些“有年頭”的故事,因為時間的打磨,把當時的各種情緒都過濾消磨,最后只剩下一條條冰冷的記錄。名人傳記往往如此,初時的部分總是感覺像是一帶而過,然而所有的積累都埋藏在了那里面。我們總覺得會是某一個人,或者某一件事,改變了自己的一生,但回頭去想的時候,其實往往只是“根據答案編解釋”。

每年有這么多人,自己有錢的,拉到贊助的,擠破了頭想要進F1。每一個被車迷嫌棄的“馬路殺手”,沒機會開上車的“備胎”,不得志的“陪襯”,履歷拿出來,都是這個行業的佼佼者。也許是因為在看的時候我自己也在投簡歷準備面試,反而能理解Webber的這種“炫耀”。有能力,有信心,但這些都需要讓車隊,讓贊助商,清楚無誤的知道。如果你自己不去表現,不去推銷你自己,他們是沒有這個閑工夫來關心你的成長的。身處游戲中,最重要的是明白游戲規則。好比LOL的選手,在Mechanic Skills差不多的情況下,誰對當前游戲版本的理解更深刻,誰的贏面就大。最近也經常在反思,因為升職加薪的問題,最后決定辭職。固然公司有失策的地方,但自己也有不對。理所當然的認為,職責增加了就應該升職加薪,就應該能拿到permanent,然后把自己搞到一個很被動的處境。

Webber的貴人算是Ann,如果沒有Ann對他的職業規劃,即使他執行力再強,再堅韌,都可能只是徒勞無功。目前的我正處于這種規劃vs毅力的拉扯中,我不確定自己做的決定是否正確,而我身邊的人也無法給出指導。最終我還是決定孤注一擲地嘗試一次,這可能是最后一個好機會。每次身邊的人替我著急的時候,我都想說,別以為我不著急,我比誰都急,可是我不能急。光著急是沒有用的,看看Ann排出來的規劃,看上去這么遙遠,而且年齡越大機會越小,看著看著就令人想要放棄了。人生的奇妙之處在于,“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有時候看起來中了頭彩的事情可能并不是什么好事,比如簽了McLaren,有時候看起來做錯了個選擇但反而挖到了寶,比如錯過Renault去Red Bull。想想當年雷諾風光時Alonso的隊友,現在都身在何方,再看看Webber現在。好歹他拿了好多分站冠軍,還曾有四次機會挑戰WDC。Renault? McLaren? Mercedes? Ferrari?要說親兒子,哪個沒有親兒子?當時去和Alonso當隊友現在還能當基友?

還有一點,身邊人對自己的影響。一直覺得Webber相對來說是個比較沉不住氣的人,看了他對身邊人,Ann,Briatore,他爸等人的描述,貌似都不是什么“好脾氣”的樣子,或者說比較情緒化的。人的情緒很奇妙的,有時候會被點燃,然后一發不可收拾。總有人說喜歡真性情的人,直爽,我也喜歡,但是我害怕那些“不穩定”的人。情緒容易被過分渲染其實對自身對身邊的人都不是件好事,有時候它會欺騙別人,更要命的是欺騙自己。就像沒有規劃再有毅力也可能是白搭一樣,把精力分散到處理情緒上無異于把目標推遠。有些“盡了全力”,也不過是自欺欺人的一種自我心理安慰吧。

整本書看完不得不說,還是很佩服Webber的,起碼對他討厭不起來。可同時,看完之后我個人也對他喜歡不起來。We've got different philosophy towards friendship. 然而他的毅力,在追逐目標時的不懈,讓他值得現在擁有的一切。


Update1:

最近正好看到一場TED talk,Grit: The power of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by Angela Lee Duckworth,其中有幾段:

Grit is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 for very long-term goals.Grit is having stamina.Grit is sticking with your future, day in, day out,not just for the week, not just for the month,but for years,and working really hard to make that future a reality.Grit is living life like it's a marathon, not a sprint.

So far, the best idea I've heard about building grit in kidsis something called "growth mindset."This is an idea developed at Stanford University by Carol Dweck,and it is the belief that the ability to learn is not fixed,that it can change with your effort. Dr. Dweck has shownthat when kids read and learn about the brainand how it changes and grows in response to challenge,they're much more likely to persevere when they fail,because they don't believe that failure is a permanent condition.

We need to measure whether we've been successful,and we have to be willing to fail, to be wrong,to start over again with lessons learned.

有時候會想,為什么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沒有。是天賦所限么?是恃寵而驕么?是生不逢時么?可能都有,但是更有毅力的那一個,會有更大的贏面,起碼是真的拼盡全力,不后悔。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前言 源碼傳送門 在 Material Design出現之前,如果我們想寫一個登陸界面是不是一般都寫兩組TextV...
    Code4Android閱讀 3,066評論 8 45
  • 昔年花灼灼, 黯然伊失色, 今年群花歿, 獨留此一棵!
    化繭成蝶_219a閱讀 176評論 0 0
  • 很多時候,一個似曾相識的場景,一首熟悉卻好久沒聽到的老歌,總讓自己覺得失落落! 發現自己變得太安靜,安以現狀的自...
    沈靜涵閱讀 214評論 0 0
  • 一路奔跑,只為生活! 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在享受中活的非常有成就感,也沒有一個人不付出努力就可以遇上天上掉餡餅的大好機...
    富民之路閱讀 211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