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林花謝了春紅 太匆匆

一提到春天,就想到“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又或者“人面不知何處,桃花依舊笑春風”,而我獨愛“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薄?/p>

這是南唐后主李煜寫的《相見歡》。

些許凄涼,些許不甘,些許失意,些許無奈。彼時他已淪為階下囚,待罪被囚的生活使他感到極大的痛苦。他給金陵(今江蘇南京)舊宮人的信說“此中日夕,只以眼淚洗面”。

可以想見,當一個人從號令天下唯我獨尊的權利最高峰,一路跌落進塵埃成為困局囚徒,心路歷程是多么豐富精彩,人生感悟是多么深入骨髓。尤其是,當這個人還是個相當有才華的詩人。都說李煜投錯了胎,他不應該去當那個南唐后主,不應該去執掌風雨飄搖的國家。而是應該生活在一個江南富庶之家,嘴含金鑰匙,腳踏聚寶盆,一生衣食無憂,做個逍遙快活小公子。沒事寫寫詩,喝喝酒,畫山水,唱民歌,弄花賞月,夜宿紅館,好生風流快活,不問世事。

就連逼他投降的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也不得不為他的詞作所感嘆:“李煜的詞雖然寫得好,只能算個學士,哪能當國君。他若能以寫詞的工夫治理國家,哪會成為我的俘虜??!”

可是事實上,我得說,是你趙匡胤成就了李煜。君不見,后主在位時,詞作大屬花間派風格,主要寫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風格綺麗柔靡。

比如: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刬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這是一首描寫男女歡愛的詞,是后主李煜在與大周后的妹妹小周后偷歡時寫的。李煜僅存的四十余首詞中,《菩薩蠻》共有三首,寫的都是男歡女愛的光景。而這一首又是把兩人偷歡的情景寫得緊張刺激又溫馨浪漫。這首詞以小周后為第一人稱:“花明月暗”之時,女方手提繡鞋,悄悄潛出;看到戀人,撲將上去,身上還在瑟瑟發抖這兩個細節,當真是描繪得惟妙惟肖,有如神來之筆。

文中的“后”指的是李煜的第一任皇后,名周娥皇,史稱大周后。而“小周后”就是她的妹妹。當時大周后重病,小周入宮探病,結果沒有見姐姐,卻是跟后主XXOO,限于身份和輿論的壓力,兩人不能公開交往,只能展開地下戀情。于是才有了上面的《菩薩蠻》……后來后主就娶了他的這位小姨子,史稱小周后。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寫過:“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意思是說,后主李煜是個天真爛漫真性情之人。然而,“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從一國之君到階下囚,從醉生夢死到生不如死,李煜詞的風格也隨之劇變。被俘后詞作主要反映亡國之痛,哀婉凄涼,意境深遠。

上文說過,趙匡胤成全了詩人李煜。作為一個詩人,后主李煜被俘成階下囚以后,詞作才得圓滿。如果按照佛家理論,那是因果輪回,終有一劫。國破家亡被俘成囚則渡劫而去,功德圓滿。當他困于一隅的時候,終于體悟到人生苦難無常之悲哀,真正用血淚寫出了亡國破家的凄涼和悔恨;并把自身所經歷的慘痛遭遇泛化,獲得一種廣泛的形態與意義,通向對于宇宙人生悲劇性的體驗與審視,從一個詩人的角度,終獲突變和升華,涅槃成龍。

我們再看看囚居的李煜寫了些什么傳世之作。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絕命詞,在寫下這首《虞美人》后,宋太宗恨其“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之詞而毒死了他。寫的是處于“故國不堪回首”的境遇下,愁思難禁的痛苦。全詞不加藻飾,不用典故,純以白描手法直接抒情,寓景抒情,通過意境的創造以感染讀者,集中地體現了李煜詞的藝術特色。以“一江春水向東流”比愁思不盡,貼切感人。

又比如: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破陣子》由建國寫到亡國,極盛轉而極衰,極喜而后極悲,看似只是平平無奇的寫實,卻飽含了對故國的留戀與亡國的悔恨之意。此詞上片寫南唐曾有的繁華,不曾經歷過戰亂的侵擾,是以寫景來歌頌與禮贊作者心中的祖國;下片以寫實的筆法描寫出這三千里山河的美麗國家頃刻覆亡,寫出國破的慘狀與凄情。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這首詞不需解釋,浮生一夢,到頭來,萬事皆空。作為一個皇帝,后主是個不及格不成功的皇帝,作為一個詩人,李煜卻可以立于歷史長河而不倒,成為永恒的經典。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